2009年创业板正式亮相前,很多人把它定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这赋予了创业板股票极大的想象空间,因为当年从纳斯达克成长起来的企业,如微软、思科,已经成了美国股市蓝筹股。
而曾经的创业板高价股,如今却光芒渐淡。世纪鼎利曾以每股88元,成为创业板发行价最高股,今年5月20日对应的股价为25.40元。连续破发之下,创业板高定价出自谁手的疑问,引人关注。
企业渴望放大财富
登陆创业板的冲动,很大一部分来自那些被市场津津乐道的创富故事。
一位业内人士称,推高创业板发行价、市盈率的,其实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痼疾。“创业板没有多少特殊,无非是相当于放大镜,把主板原有的缺点,或者说中国资本市场的肿瘤放大了。”
创业板建立的初衷是希望方便那些上不了主板、中小板的企业融资。但市场一放开,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特别需要钱的日子早就熬过去了,已经有几千万营业收入,只是规模没有主板、中小板那么大而已。
业内人士称,对于这些并不太需要业务扩展的企业来说,上市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一家公司上市,动辄诞生数位亿万富翁。三五互联13岁小富翁、向日葵6岁“娃娃股东”的段子更为创业板平添了传奇色彩。渴望成倍放大财富,股票当然要卖得越贵越好。于是,面临闯关的企业需要一份光鲜的报表,如何提出目标,处理财报,给投资者讲故事……在利益驱动下,出现了充当工具的承销商。
投资功能不全、投资回报率低,投资价值不高。这些痼疾集中体现在投行团队所扮演的角色身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