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在其微博上炮轰创业板,称创业板是一个大泡泡,三年内会崩盘,崩盘导火线是大量上市公司造假丑闻的爆发。
称创业板比主板还烂
一直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的“三高”问题就饱受诟病,随着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部分创业板公司所依赖的“高成长”基础已经受到冲击。
刘胜军在微博上称,“我的预言:创业板是一个大泡泡,三年内将会崩盘。崩盘导火线是大量上市公司造假丑闻的爆发。安然事件告诉我们两点:造假可以假得非常像真的奇迹;造假迟早会爆仓的。”
刘胜军称,创业板比主板还要烂,因为证监会还是那个证监会,唯一的改变是上市标准降低了。乌鸦是生不出凤凰的,中国创业板不可能成为纳斯达克。
他认为,创业板泡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证监会发行审核制度。
“证监会制造出高市盈率,并严格审批IPO,这实际上是经济学上的设租行为,等着拟上市公司来寻租。创业板发审委的标准仍然停留在石器时代,按照发审委标准,轻资产企业反倒是不受欢迎的,阿里巴巴、腾讯等都不符合中国的上市标准。而国内所谓的高新技术认证,都是花钱买个证书而已,不是市场认可的创新。”
在刘胜军看来,企业上市后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迎来股价的长期上升和股东财富增长,而不是一夜暴富。高市盈率,意味着廉价资金,廉价资金谁不喜欢?结果必然是过度寻租和大胆造假。
据他统计,截至去年末,创业板董秘平均身家1.16亿元,中小板董秘平均身家5000万元,主板董秘平均身家670万元。
“高门槛”限制高成长
对于市场热议的新股发行“三高”问题,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今年两会期间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从玖认为,新股二级市场表现并没有验证普遍的三高现象。他举例称,去年发行的347只股票中,首日破发的有26只,随后市场调整,迄今仍破发的不足60只,首日破发比例低于10%,目前累计破发比例低于20%,远远低于同期的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
朱从玖认为,新股定价的理性正在逐步增强,这表现在今年年初破发潮之后,一级市场定价有明显的回归迹象。
创业板的本质应是吸纳那些具备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短期的盈利可能并非很乐观,但成长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开立之初,为了创业板能长期稳健发展,监管层采取了“高门槛”的做法,即创业板企业的上市条件与中小板相差无几,这一方面保证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质量,但另一方面看,由于上市业绩的高门槛限制,创业板企业都已发展多年,高成长的特征并不十分明显。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