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50点到半年线之间震荡了12个交易日后,沪指最终选择向下。回顾沪指从3067点下跌以来的路径,首先是一季度业绩不理想触发市场个别股票深幅下跌,市场厌恶情绪不断增加,随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与之相关度较高的有色、煤炭再次引领市场下探,并跌破半年线。但沪指在半年线和2850点关口遇到技术支撑,多空双方暂时处于弱平衡状态,同时随之而来的南方干旱、猪肉价格上涨加剧了通胀预期,意大利等国信用评级展望被调整为负面,更加剧了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这一系列负面因素迅速打破了维持仅十几个交易日的弱平衡状态。沪指以长阴线的方式跌破年线支撑位,多方几乎没有出现抵抗的迹象。
盈利增速下调引发市场调整
4月下旬,上市公司密集公布2010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远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其股价大幅下挫,市场避险情绪抬头。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全年净利润增长37.2%,基本符合预期,但一季度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增长24.2%,低于历史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在宏观调整政策叠加效应的担忧下,触发市场下调全年业绩增长,市场估值重心整体下移。
目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又增添了新的因素。一是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逐渐引起市场警惕,发改委公布的集市平均零售猪肉价格4月份同比上涨24.9%,5月以来同比上涨27%,涨幅有所扩大,“猪周期”的威力又开始显现。二是南方大面积干旱,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至8成,重灾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受旱农田面积近3000万亩。这种干旱引起市场对秋粮收成的担忧,并增强了粮价上涨的预期。这两大因素给高居不下的CPI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在通胀预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来自宏观经济的担忧加剧,“滞胀”之说在市场中开始蔓延。
大宗商品回落有利全球经济复苏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动荡,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多数商品价格以及白银价格等纷纷由前期的屡创新高转向大幅下跌。短期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会增加市场避险情绪,市场对有色、煤炭等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可能受到冲击,市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时会理性的降低仓位,以规避尚无法评估的风险,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于脆弱复苏的全球经济、通胀压力较大的欧盟以及多数新兴市场而言可能都是一大利好。目前,国内以及多数其他新兴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通胀,而国内物价上涨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是输入型通胀,而且这一因素难以通过宏观政策进行调控。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对国内治理通胀无疑是一大利好。对于仍在复苏边缘徘徊的美国以及受到通胀困扰的欧洲经济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也有利于其失业率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这些国家陷入滞胀的风险。
紧缩政策继续收缩空间不大
从宏观层面上看,三大需求都没有出现持续疲软的迹象,在发电量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全国电荒蔓延,似乎暗示着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平依旧旺盛。在这种经济状态下,适度的政策收缩也顺理成章。与一个月前相比,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等宏观变量似乎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市场的疑虑却显著加重。在从宏观上看不到担忧产生原因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担忧可能来自市场对微观企业经营业绩预期的转弱,或者对中观行业景气度预期的转弱。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银行和消费等行业经营稳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继续遭到下调的风险有限,而中游行业的库存情况也并非像有些投资者担忧的那么糟糕,尤其是在总需求稳定、总体价格水平不出现快速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去库存的压力并不大,去库存方式不会太激烈,持续的时间可能也比较短暂。因此,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变化,演化成宏观经济大幅收缩的概率并不大。
短期或考验2700点支撑
目前来看,沪指快速跌穿年线后,市场人气遭受重挫,对南方旱情、猪肉涨价、欧债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宏观数据、政策等负面因素的消化,都需要时间。国际市场方面,大宗商品价格逐渐度过大幅震荡期后,投资者的情绪虽从恐慌中走了出来,但大跌给市场信心造成的打击也难以快速恢复,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十分警惕,市场延续此前的谨慎情绪。从技术上看,沪指在跌破年线支撑后,各条均线系统均对指数构成下压之势,下方仅有2700点整数关口的支撑,这也是当前市场重要的估值底部。应该说,这一阶段市场如此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对央行超调的担忧。在目前的形势下,央行继续出台紧缩政策已经受到了很多制约,后续的调控节奏和力度也会相应地更加谨慎。因此,短期内沪综指需要继续考验2700点支持的有效性,但下跌空间已十分有限。 □华融证券 周隆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