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华锐风电、庞大集团,却撞上了双星新材。2日,网上发行中签率高达65.52%的双星新材上市,收盘下跌11.45%。获配该股网下配售97%份额的新华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当日浮亏逾6200万元。
尽管一级市场上新股首发市盈率已大幅走低,但破发局面仍未改善。对此,险资有关人士表示,将维持观望态度,在新股估值回归过程中持续研究,寻找入场机会。
新华资产打新“中招”
一向谨慎的新华资产此次在双星新材面前似乎不够冷静。2日,被誉为“聚酯薄膜领域先驱”的双星新材上市。此前该股创造了两项IPO纪录:一是网上发行中签率高达65.52%,刷新了此前沪市新股庞大集团21.57%的网上发行中签率;二是网下配售机构新华资产获配了97%股份,成为A股市场迄今为止获配比例最高的机构。
意料之中,早盘竞价双星新材即以45.88元破发,下跌16.58%。截至收盘,该股下跌幅度为11.45%,报48.70元。公告显示,该股网下配售1020万股,而新华资产旗下4个保险账户申购数额达到990万股。据此估算,新华资产在该股上市首日浮亏达6237万元。此前双星新材的公告显示,保荐机构光大证券给出的合理价值区间为70.76元至81元。但众多券商都认为偏高,海通证券还给出“不申购”的建议。海通证券认为,行业的暴利带来聚酯薄膜产能的大幅扩张,未来行业竞争极可能加剧;预计公司今年每股收益为1.67元,价值区间33.36-41.7元。
双星新材最终发行价确定为55元。在参与询价的机构中,保险机构只有新华资产一家,报价55元;西南证券的“砍价”最凶,给出的报价是26.5元;华安基金旗下的华安中小盘成长,给出的报价最高为60元,但只愿意申购30万股。最后的中签结果是,新华资产申购990万股,余下的30万股由建银投资的自营账户获配。
获配双星新材网下发行的97%股份,新华资产是十分看好该股,还是抄底一级市场意外中招?
新华资产在打新中向来比较谨慎。曾有新华保险公司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受制于偿付能力不足,可投资的渠道较为有限,新华资产有相当数量资金都用来申购新股。但越来越贵的新股发行价也在警示我们曾经‘逢新必打’的时代已经终结。”他表示,“中小盘股票只询价一次,一不小心就摇中了。小股票吃一肚子,风险太大,除非对个股很看好,否则我们绝不轻易参与。”
因此,新华资产的此次行动或带有明显的“抄底”意味。目前网上发行中签率较高的新股大部分出现破发走势,发行市盈率过高被认为是造成上市破发的主要原因。不过在刚刚过去的5月,新股首发估值已开始大幅下行,双星新材的市盈率也是其中相对偏低的,为30.56倍。
新华资产近期在新股申购中报价偏高。在上市首日破发跌幅超20%的庞大集团发行中,共有国寿资产、太平洋资产、新华资产、泰康资产、华泰资产5家机构参与询价,其中新华资产报价43.05元,高于其他保险机构。不过最终庞大集团发行价为45元,保险机构躲过一劫。
一级市场维持观望
今年以来,由于新股的密集发行以及A股市场的疲软,新股上市“破发”频频,不少资金退出一级市场,使得新股中签率逐步抬高。WIND数据显示,2010年新股中签率为0.93%,而今年新股的中签率均值已高达3.24%,其中4-5月新股的平均中签率更是达到5.99%。日趋理性的机构砍价已成趋势,报价高于保荐机构的少之又少。
没了“赚钱效应”,追求稳健的保险资金对于部分新股也是避之不及。以年初的华锐风电为例,这家新能源龙头企业按照险资以往偏好,必定会倾巢出动参与打新。事实上,众多保险机构如人保资产、国寿资产、新华资产等数十个保险账户均低价申报,急流勇退。再如近期发行的庞大集团,太平洋资产给出报价仅为20元;国电清新发行价45元,而国寿给出的报价低至17.6元。
“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而二级市场表现太弱,这加速了新股破发。”一位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表示,“打新现在成了高风险投资,一不小心就中了招,我们现在多观望、少参与。”以往打新激进的泰康资产、太平洋资产、华泰资产等近期虽然仍在一些新股的申购名单中出现,但终因报价太低而没有真正入场。
平安资产有关人士表示,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延伸,紧缩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体现,市场处于悲观预期中,国际板推出的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股的估值水平。打新收益不断下降,投资者纷纷降低新股估值水平,甚至采取观望的态度。
机会或逐步来临
5月以来,大面积破发使投资者的打新热情降至冰点。统计显示,5月份单只中小盘新股网上平均冻结资金仅为178亿元,与4月份的468亿元相比,环比骤降62%。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在撤退,拖累单只中小盘新股网下平均冻结资金减少至12.7亿元,环比下滑幅度高达46%。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市盈率已经大幅走低,平均发行市盈率降至36.39倍,较4月份平均55.60倍下降35%,这也是自2009年8月以来单月最低纪录。
此外,5月份参与IPO的资金回报率出现触底反弹迹象。新股上市首日平均上涨6.38%,较4月份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64%略有增长。
面对这一形势,上述平安资产人士表示,尽管今年打新行动参与不多,但持续对新股保持关注。新股估值的不断下降对险资来说是件好事,这意味着机会正在逐步来临,可以有好的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股票。他认为,要重点强调事前的新股研究,结合市场不同时期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基本面较好、行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方向的公司,未来成长性可预期的公司,仍可以通过一级市场以低成本战略性参与。 (记者 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