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股破发比率超八成 发行体制市场化约束增强
新股频破发 中彩成中弹
6月7日,计划在深圳中小板发行上市的新股八菱科技,在端午节假期过后宣布中止发行,成为中国A股历史上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由于其询价机构数量没有达到规定的20家,导致IPO(首次公开募股)失败。
在当前低迷的市场大环境下,曾被人哄抢的新股申购如今成为了烫手山芋,今年以来连续的破发使得高价发行的新股沦落到乏人问津的地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这是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成果,表明A股市场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约束的加强,对今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打新必赚”神话被打破
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股申购神话,在今年上半年,彻底摘下了稳赚不赔的光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在今年挂牌的144只新股中,陷入破发困境的多达116只,破发比率超过八成。其中,安居宝、华锐风电、天瑞仪器等个股,股价已经较发行价跌去六至七成。
如此高的破发比率,动辄打对折的股价,让新股的投资者望而却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新股网上发行与网下配售合计冻结资金分别为1.18万亿元、1.83万亿元、2.5万亿元和1.1059万亿元,而5月则急转直下,仅为5299.82亿元,而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月均冻结资金2.4758万亿元和3.5789万亿元更是相差甚远。由此看来,新股申购的热潮在不断破发的背景下逐渐消散。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原先稳赚不赔的打新股模式已成过去。专家认为,新股发行改革两周年即将到来时出现了新股发行中止,体现了市场化约束机制正日益发挥巨大作用,在低迷的二级市场面前,询价机构将更加谨慎,定价责任的强化收到良好效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投资者正逐步摒弃了盲目打新的旧做法,新股不败的神话已彻底破灭。最近新股中签率大幅提升,现在又出现新股中止发行,这都表明投资者在不断觉醒。
破发是市场理性表现
其实,自从创业板推出后,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募集资金的“三高”发行的股票就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角。虽然市场出现低迷状态,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三高”股票的出现。正因为这样,二级市场上的压力也随之来临。历史数据也显示,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就往往会出现集中的破发期,一定时期内,会抑制新股发行价格。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徐振宇表示,从创投的角度看,破发是市场理性的表现,也表达出中国股民对A股行情不太乐观的一种情绪。
银河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苑德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高价发行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诱惑和激励下,承销商有着抬高新股发行价格的强烈冲动。而由于对承销商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使得个别承销商可以操纵股票询价过程,要求询价机构提高新股报价,以实现其高价发行的愿望。
同时,机构在其中助长助跌的炒作导致新股发行价格虚高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些机构在新股发行前,不断抬高预测新股上市价格,给潜在投资者投资时做出误导。
“这是投资者真正意图没有得到充分、有效表达。”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正是由于发行者、保荐人希望募集到更多资金,而没有在事先与潜在投资者进行良好沟通,并不了解市场的真实意图,才会导致最终对市场的判断失误。
新股发行会趋于合理化
6月7日,又有3只创业板新股于网上申购发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申购的3只新股平均发行价不到17元/股,创下创业板新股发行史上的最低。
正是由于新股价格的便宜,机构似乎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热情,纷纷预估新股上市首日价格均高出发行价7元左右。北京一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偏好预测,是因为资金一般比较偏好低价格的新股,而本轮发行的3只新股都各有特色,其中,拓尔思更是被称为搜索引擎第一股。如此吸引力,不排除会引发新一轮炒作的可能。
从盘面上看,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杨建波指出,目前市场正在修复技术指标,中小板表现良好,创业板企稳明显。虽然市场短期仍将维持震荡盘整格局,后期仍有不确定因素需要进一步观察,但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中。
也有专家分析,证券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新股发行机制会更加趋于合理,高收益、高成长性的新股会受到市场青睐,不好的、成长性低的新股将在市场选择中,最终遭到抛弃。
赵锡军对此表示认同,他分析,投资者、保荐人和券商都是在“磨练”中不断进步的。尤其在新股发行前的询价方面,发行方和保荐人与潜在投资者前期应沟通,当发行人和保荐人了解了投资者真实意图,在定价时充分考虑到市场环境和企业真正的价值,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真正统一起来,才不至于形成太大的差距。(周小苑 叶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