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资本市场上文化新军再度扩容。数据统计显示,继2010年近10家传媒公司、4家文化公司上市后,今年仅传媒公司就有望再增加10家左右。
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10年文化传媒类上市企业表现平平,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意能力不高,尤其是跨地域并购没能有效完成。(《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7期)
出版业上市:遭遇玻璃天花板,业绩平平
出版企业纷纷改制上市,曾经给投资者带来对文化消费力的无限遐想。但是,什么原因造成出版企业上市后业绩增长裹足不前?专业人士指出,同质化的产业格局,加上鼓励跨地域、跨媒介、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政策并不能切实落实,给出版类企业的业绩增长平添了一道屏障。
以2009年末出版传媒的上市为标志,地方出版及发行集团拉开了改制上市的大幕,目前,辽宁、安徽、江西、湖南、河南、浙江、湖北等省的出版公司都已登陆A股,未来还将有江苏和中国出版集团以IPO方式完成上市。不论是出版与发行分别成功上市的安徽模式,还是出版发行一条龙的辽宁模式,这些地方出版发行集团的核心业务模式是教材+教辅,即依托省内的教材出版、发行的垄断优势,借助人口大省的资源优势,获得稳定的利润。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看到了这种同质化模式的弊端,也意识到要支持上市的地方出版公司业绩有所增长,必须鼓励其收入范围突破省内教材教辅这样单一的业务范围,并购省外资源,甚至进行跨媒介收购。早在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就提出要鼓励企业跨地域、跨媒介、跨所有制地进行兼并。
虽然有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着玻璃天花板。2010年6月,时代出版公告,拟与黑龙江出版集团合作,探索重组黑龙江新华发行集团连锁经营业务。但是根据公司董事长王亚非在2011年两会期间对记者透露的情况,与黑龙江的合作进展缓慢,原因在于对方的企业化转制没有到位。
审批体制的僵化,折射出的其实是思想的僵化。王亚非透露,地方出版企业虽然经历了改制,但许多人的思想还没改制:“仍然是行政体制的思想,不敢做,表面上欢迎你,实际上担心被并掉。”
从出版第一股上市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三年时光,投资者希望看到的那种同重量级之间、真正是为了解决同质化竞争而进行的跨地域并购,却没有出现一例。
没有并购的突破,出版公司的业绩就只能在低水平上维持。出版传媒2010年报中指出,由于省内适龄学生数量减少,政府所采购的教材教辅数量随之下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