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券商研究所"人事地震"为哪般 人才隐忧值得关注

2011年07月20日 13:5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安信证券20多位分析师相继“出走”的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之前已经有多家券商遭遇人事变动:申银万国研究所前首席策略分析师袁宜转投富国基金,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中信证券原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兵加盟浙商基金,担任研究总监;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转投海通证券的消息也传出好几个月,目前尚未有定论。

  证券行业人才流动是常事。但今年以来,券商研究所遭遇“人事地震”,分析师“出走”频率之高,却是历年所未见。券商研究所“人事地震”究竟为哪般?

  排名压力是最大困扰

  目前,国内券商研究所对其分析师、研究员的工作考核非常严格,包括内部和外部评价,特别是外部评价很重要,机构客户的打分将决定分析师的奖金多少。与此同时,分析师大多还要承受各类外界或内部的月度排名、季度排名和年度排名等重重压力。这种过度商业化的模式,一方面是市场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让分析师在从业一定年限后产生深深的疲惫感。

  “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排名压力,正是分析师行业面临的最大困扰。 ”一位已经离职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据其透露,外界一直认为分析师收入很高,享受百万年薪,这并非属实。其实在这一行业内,只有少数几位明星分析师能有如此高薪,一般分析师年收入也只有20万元-40万元不等,且收入的大头即奖金多少,还要取决于外部评价,以及当年行情,总体性价比并不高。

  此外,今年以来,券商研究所遭遇的负面新闻不少,“研报门”事件频频曝光,也令行业分析师们人心惶惶,选择“出走”。

  基金成最普遍去处

  券商分析师频频“出走”,包括公募、私募在内的基金机构成了他们最普遍的去处。除了之前提及的袁宜和张兵,安信证券前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已加盟嘉实基金,安信证券前首席医药行业分析师洪露则将加盟一家私募基金担任合伙人。不过,也有少数券商分析师“出走”,去了其他券商机构,再续前职或是转行做投资等。从目前来看,这两类“出走”的比例大约在9:1。

  券商分析师之所以频频转投基金,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基金机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而且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分析师们可从基金研究员做起,撰写分析报告供基金经理做投资参考,若报告得到认同,下一步就可以逐渐转做投资。另一方面,基金行业急速扩容带来的“人才荒”,也使得其不得不高薪去券商研究所“挖”人才。而高薪和较低压力,自然促成了众多分析师加盟基金机构。

  人才隐忧值得关注

  从国际惯例看,分析师从研究机构跳槽至基金等投资机构,也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当前国内市场不断升级的分析师“离职潮”,仍值得关注。

  近年来,包括公募、私募基金,各类资产管理公司等在内的机构急速扩容,使得其与券商机构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券商分析师频频“出走”,使得券商研究所原本就不充裕的“人才库”库存更加紧张。对研究机构而言,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流失的隐忧不容忽视。而券商研究机构也开始反思人才流失这一现象。

  就市场热议的安信证券20多位分析师相继“出走”,安信证券副总裁李勇表示,问题曝出并非坏事,有利于促进公司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过度商业化、模式化运作,造成分析师压力过高,职业稳定性不足。因此,要留住人才,必须改变当前这种状况,给予分析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除明星分析师外,也要对成熟分析师的专业价值给予承认;对于表现不错的新人分析师,则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培养,提升其实力;另外,还需时刻不忘储备人才。(记者 蒋娅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郭嘉】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