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市场“淡忘”了一个多月之后,有关国际板推出的传闻再次引发市场内外的广泛关注。7月20日,有市场传闻称,国际板细则将于近期出台,其条件为境外上市满3年,发行前6个月月均总市值不低于300亿元,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低于30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不低于10亿元,境内业务发展良好等。
针对这一传闻,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在第一时间表示:国际板正在准备、研究和论证中,相关细节以最后正式对外发布的为准。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
有关国际板推出的话题在市场内外引发的关注和热议今年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不要推出,推出后将给现有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是何时推出,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出?
实际上,国际板到底“长”啥样,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究竟是正向多还是负面大,大家既未见过更未碰过,在此情况下就断言将如何如何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但从长远看,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板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是大势所趋,但推出的方式和时机却大有讲究。
笔者认为,在目前市场氛围下应暂缓推出。从市场的资金面和承受力看,由于推出国际板的本质是增加了股市的筹码供应,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资金供应不见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单方面增加市场的筹码供应,势必会对股市的供求关系带来冲击。从投资者的心理面和目前股市的制度设计看,现阶段推出国际板可能会对投资者信心形成一定的影响,给股市制度缺陷问题的解决增加难度。
衡量国际板推出的条件是否成熟,不仅取决于硬件是否已经具备,更取决于制约中国股市发展的瓶颈和制度性缺陷等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取决于发行者和投资者双方利益的兼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取决于投资者付出和回报不相一致的矛盾和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推出国际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不仅要求在法规、技术和监管等方面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而且要从中国的国情和股市的现状出发,着力解决中国股市制度缺陷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抓住制约中国股市发展的“牛鼻子”,在让更多的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让广大投资者得到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进而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产性和投资性收益。只有这样,国际板的推出才是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国际板才会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宁波 谢宏章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