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受到渠道约束、发行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曾经的“副业”——投资顾问业务正日益受到中小基金公司的重视。一些公司开始大力发掘针对银行理财产品、QFII的投资顾问业务,并将其作为未来重要的收入增长点。
公募道路太拥挤
对多数基金公司而言,今年发行新基金已经注定了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几家大银行甚至已经开出高达管理费60%至70%比例的尾随佣金价码,而在强势的渠道面前,中小基金公司基本上没有谈判的话语权。
在尾随佣金节节走高的背景下,新基金发行规模却节节败退。今年前七个月,共有116只基金成立,这一数量与2009年全年发行数量相当,并接近2010年全年发行数量的八成。然而,募集规模却并未同比例增长,今年各类基金累计募集规模为1829.05亿元,平均单只基金首募规模为15.77亿元——这一数字较2010年减少了5.32亿元,较2009年减少了近一半,并处于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7月份,基金首募平均规模更是进一步萎缩。诸多基金公司感慨,高企的渠道成本已经将基金公司公募业务的成本线推至极限,在目前的市况下发行新基金即便不亏也是微利。这让一些小公司在发行新基金上望而却步,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思索要不要挤在公募基金这条拥挤的道路上。
投顾渐显吸引力
“如果说三五年前公募产品是高毛利业务,投顾等业务属于鸡肋的话,现在的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投资顾问业务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公司的盈利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不一定要挤在公募基金这条拥挤的路上。”金元比联总经理张嘉宾表示,在公募业务之外,他希望基于金元比联在保本技术上的优势,与相关银行展开理财产品投资顾问方面的合作。按照他的计划,未来3年内要实现100亿的管理规模,这其中不仅仅包括公募业务,对公司盈亏平衡表能作出贡献的投顾业务也要包含在内。
实际上,与日益受到渠道挤压的公募业务相比,投顾业务的盈利能力已经逐渐显现出吸引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投顾业务按照规模的0.5%向合作方收费,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已经与扣除银行渠道60%至70%尾随佣金之后的实际收入基本相当。并且,开展投顾业务还省却了公募业务销售、市场等一系列的工作,成本投入相对较小。
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过去两年针对QFII的投顾规模每年都能翻番,这一业务的毛利率介于公募和机构业务之间,且成本并没有大幅上升,收入都是实打实的,如今这块业务已能为公司贡献超过20%的收入。他也计划在未来几年开拓更多的QFII投顾客户。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投资顾问业务对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要求较高。虽然相比公募业务成本更小,对基金公司的利润更有保障,但在QFII额度相对有限、银行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也同样受限于目前弱市的背景下,这块业务仍是一个小池塘。 记者 黄淑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