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二次衰退或杞人忧天 A股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2011年08月13日 10:10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主权信用下调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最多是一次意外冲击,由于主要经济体经济仍处于复苏趋势中,而各国应对措施的出台将提振投资者信心,因此短期内全球金融市场有望快速回升。短期市场或将延续修复行情,A股市场中枢有望回归至2700点一线,随后可能在2600—2800点区间内维持箱体震荡格局。

  债务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制度

  欧美债务危机是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去杠杆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经济制度:美国在于其鼓励借贷消费以刺激经济的政策倾向;欧洲在于其高福利制度。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萧条使欧美无法维持制度上的延续和平衡,欧美信用问题需要在政治、经济制度上改变其政策导向,属于体制问题,短期难以真正解决。不过,目前来看,欧美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中,复苏进度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出现“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欧美国家能够在制度上进行实质性改革以扭转本国财政颓势,对全球经济将是长期利好。

  主要经济体延续复苏趋势

  欧美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过程中。美国经济好坏不一,制造业PMI持续下滑、储蓄不断上升、消费明显放缓,但作为政府最关心的指标失业率却出现下降,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39.5万,好于市场预期。考虑到美联储将维持低利率至2013年中,而奥巴马政府也将推出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来促进就业,因此,预计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欧洲方面,欧元区7月份PMI、CPI均呈现下降态势。欧洲央行将欧元区2011年GDP增速预期由1.7%上调至1.9%,并表示短期利率水平将继续维持低位,以维持对经济的刺激,并已开始实施购入总额或逾1.2万亿美元意、西国债的计划。此外,欧洲各国政府联手抵御金融风险冲击的坚定态度和行动,也有望缓解市场的忧虑情绪。

  中国方面,7月份进出口、工业生产、居民消费均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经济增幅有望超过9%。7月份CPI创出新高,但预计将是此轮通胀顶部,随后CPI有望逐步回落。此外,7月M2同比增长14.7%,创2005年5月以来新低,随着通胀回落、外围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预计将趋于谨慎,公开市场操作有望取代加息和提准而成为主要调节工具。

  由于欧美担忧经济放缓而维持低利率,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创出历史新高。6月份以来放缓的热钱流入速度有可能重新提速,这或许会延缓国内通胀回落的速度。当前人民币存在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如果未来人民币产生同向共振,将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预计中国在较长时期内仍将维持紧缩货币政策,不过短期内紧缩节奏将放缓。

  A股市场处于底部区域

  美国主权信用下调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最多是一次意外冲击,由于主要经济体经济仍处于复苏趋势中,而各国应对措施的出台将提振投资者信心,因此短期内全球金融市场有望快速回升。

  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仍保持较高增速,这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而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盈利增长明显。截至8月12日,沪深两市披露业绩的1148家上市公司中,70.47%的公司报喜,24.91%的公司净利润翻番。而A股市场的估值却处于历史低位,全部A股市盈率为15.88倍,创2009年以来新低,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3.30倍,接近2008年10月份次贷危机时13.19倍的历史低值。

  受2010年以来持续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的风险对房地产和银行板块形成了的抑制。目前房地产和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申万一级房地产行业估值为17.98倍,而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底部估值为13.42倍;银行业市盈率为7.95倍,创历史新低。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放松预期、地产板块中报业绩增长、板块低估值等因素促使银行、地产股成为本轮调整的护盘主力。而险资和社保基金的入市也强化了市场的底部特征。

  下周市场有望延续修复行情,市场中枢有望回归至2700点一线,随后可能在2600—2800点区间维持箱体震荡。预计下周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两条主线:超跌品种的快速回补反弹与盈利确定性品种的继续上涨。建议关注中药、煤化工、园林装饰、光伏、服装等板块以及部分具有创新性技术优势的次新股。国开证券 刘振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