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保代被列入高收入人群,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
自2004年实施保荐制7年以来,保代人数剧增,从2004年首批的614人增至目前的1860人,其中2009年IPO重启后至今增加了689人。
每家券商的薪酬体系不同,平均下来,保代的年薪能维持在200万左右(税前),薪酬占投行收入25%。
以2009年IPO重启为起点,来观察我国的券商投行。
从保代创收能力、IPO项目利润分配等角度,揭示券商投行内部的利益链。
A
保代使用率46%
平安保代效率第一
一直以来,保代被列入高收入人群,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自2004年实施保荐制7年以来,保代人数剧增,从2004年首批的614人增至目前的1860人,其中2009年IPO重启后至今增加了689人。
据统计,在首批的614个保代中,目前仍奋斗在投行第一线的有593人,也就是已经离职或没有年检记录的有21人。
不过,在1860个注册保代中,有449名签字项目记录(包括IPO和再融资)为零。
其中有46名保代在拿到资格后超过两年时间仍没有负责项目,实在让人费解,甚至包括12个首批保代。而自2009年以来有签过IPO项目的仅853个,使用率46%。
效率决定生命,在券商投行流传这样一句话。保代的效率和项目周转率决定了一家投行的收益。对投行来说,保代如“法宝”。
上述65家有IPO项目的投行注册保代合计达1799人,平均项目保代比为1:2.8。平安84名保代完成76个项目,投行保代项目比为1:1,保代效率为业内第一。
平安的优质“法宝”最多,据统计,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成功签字4单及4单以上IPO项目的保代有22人,其中平安占了15人,其中汪家胜和周宇均拿到了5单。
而保代到底能拿到多少?“保代的提成会根据所做项目的承销费来定,也要看保代和公司谈。”某券商人士透露。主板项目承销费率虽低,但绝对收入却很丰厚。
据统计,2009年以来,共有62家主板公司成功上市,共耗费保荐承销费70.53亿元,占总费用(308亿)的23%,平均承销费率仅3.18%。此外,在保荐承销绝对收入破亿元的41家公司中,主板就占20家。
而从券商投行来看,单个IPO项目获得保荐收入最高的数中金公司,其保荐的中国建筑给予其高达6.72亿元的保荐承销费,承销费率仅1.34%,签字保代为石芳和姚旭东。资料显示,中国建筑是石芳和姚旭东2009年来唯一一单IPO。
B
薪酬占投行收入25%
人均200万
券商投行在资本市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间人”。它们在帮助企业圈钱的同时,自己又得到了多少中介费?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09年IPO重启至今年8月15日,A股市场共融资23093.3亿元,其中增发8706.96亿元、首发8377.11亿元、债券4059.82亿元、配股1949.41亿元。
据统计,首发涉及到645家公司,保荐承销总收入308亿元,平均每家4785万元,平均承销费率5.07%。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再融资项目程序相对比较简单,承销费率较IPO要低,从近三年看平均承销费率在3%左右。 照此来算,券商投行在再融资这块约赚取441.49亿元保荐承销费,加上IPO的308亿元,2009年以来券商投行暴赚749.49亿元保荐承销收入,年均约375亿元。
那保代又得到了多少?“每家券商的薪酬体系不同,平均下来,保代的年薪能维持200万左右(税前)。”广州某知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