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陷入“迎难而上、越难越融”的怪圈,并饱受各方指责,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再融资“凶猛”,甚至希望监管层出手控制。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市场波动中,确实存在再融资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但以此为由控制再融资恐怕未必行得通。
越难越融意味着再融资的成本也在上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当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选择再融资并非最明智选择,之所以“迎难而上”———为保住再融资计划纷纷下调发行价、缩减发行规模,大概是碰到了不得不融的情况。结合当前的宏观环境和最新的三季报数据也可以看出,再融资“凶猛”恰恰凸显了“钱荒”困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今年以来实施的增发和配股融资规模达到3954.9亿元,超过去年同期的3258.1亿元,并超过2009年全年的3217.56亿元。还有更多的公司在等待再融资,剔除未通过和停止实施的方案,今年以来推出的增发方案累计募资金额达到6000多亿元;发行公司债和次级债的融资规模则达到3000多亿元,由此测算,A股再融资需求约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再融资需求,归根结底是由于银根收紧。今年以来,央行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市场整体资金供应紧张,且资金获取成本上升,资金紧张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上市公司也是其中一分子。
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今年以来,信贷规模进一步减小,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
受政策紧缩影响,“钱荒”逐步蔓延。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借理财产品高息揽储等诸多情况显示,流动性紧张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的多个层面。
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目的看,有的是为了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有的是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这些都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乃至其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企业缺钱便无法正常运转;银行借款到期不偿还则需要变卖资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之时投资的项目建设如果放弃则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全部泡汤和项目的破产。
然而,已经实施的规模庞大的再融资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上市资金紧张的状况。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6日,已经披露三季报的1338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合计为848.9亿元,同比下降近40%,其中666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值。从这个角度看,“越难越融”的情况将继续发生。
当然,如果宏观环境发生改变,市场面临的再融资压力也存在变数。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从这一政策信号看,再融资压力未来可能会有所减轻。
□本报记者 顾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