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郭树清上任 改变股市快速扩容格局正拉开序幕

2011年11月04日 09: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中国金融业首次三会(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集体换帅。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接任刘明康担任中国银监会主席一职;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尚福林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原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接任吴定富担任中国保监会主席。虽然评论上述诸位的功与过为时尚早,但对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来说,他们的印记早已深深烙下。

  尚福林:改革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尚福林曾在中国人民银行任职23年(1973年至1978年,1982年至2000年)。1994年,尚福林出任央行行长助理,1996年4月尚福林被任名为央行副行长,当时的央行行长为戴相龙。尚福林担任副行长期间,分管过会计司、货币政策司和国库司等。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尚福林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党委书记。

  2002年12月27日,尚福林接替周小川出任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这一待,就是9年。

  尚福林在证监会的9年时间里,最能概括他这一段时间的,恐怕就是“改革”这个词了。

  上任之初,适逢网络股泡沫破裂后的全球股市陷入的低潮,中国股市亦阴云笼罩,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在“赌场论”、“推倒重来论”等各种喧嚣的言论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迷惘,尚福林可谓是“临危受命”。

  尚福林上任当日,上证指数收报1382 .97点,当日成交56.9亿元;深证成指收报2802.96点,当日成交4.9亿元。而离开时,上证指数收报2468.25点,成交量为817.8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0480 .92点,成交量为107 .1亿元。9年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由1223家扩大到了2304家,总市值则由3.8万亿元扩大到了24.3万亿元,投资者开户总数则由6842万户扩大到了2亿户。

  仅仅用数字并不足以展现出9年来中国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变迁。9年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中小板、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相继推出并平稳运行,全都构成了这条改革主线上的点点滴滴。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在1313家应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303家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占比高达99.2%,尽管面临着市场供需失衡、股东利益冲突等等棘手的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除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外,2004年-2007年间,尚福林还进行了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初步建立了证券公司市场退出和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在制度创新上,尚福林深化了发行体制改革,改革发行定价机制,取消股票发行价格核准制,推行市场询价制度。2009年6月启动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则进一步完善了询价和申购机制。

  在9年的改革历程中,尚福林也留下了一些遗憾。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股市重融资、轻投资的顽疾依然未能得到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证券市场在股民心目中仍然是一个圈钱市,仍然主要是通过差价来获取收益,上市公司的分红虽有所改进,但仍难以叫人满意。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在创业板迅速扩容的支撑下,A股IPO节奏过快,也超出了普通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尽管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已经推出,但由于制度尚不完善,其运行仍不通畅中国股市单边市的格局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尚福林接任刘明康担任银监会主席一职,从某种意义上是回到了曾经工作过25年之久的银行体系,给外界带来了颇多期望。然而,摆在他面前的,不仅是期望,还有颇多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地方贷款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问题。在地方贷款平台体量巨大的情况下,在房地产政策未见放松的前提下,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依然不容小觑,并有可能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集中爆发。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控制贷款总量,尽量减少风险敞口,是尚福林无法回避的难题。

  “此前担任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低调务实,适合更需要风险防范的银行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尚福林此前在证监会的行事风格来看,应当不会推进疾风暴雨式的改革。另外,虽然此前尚福林在银行系统有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此一时彼一时,中国银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重新审视中国整个银行业的变化和所面临的问题。

  郭树清:创新

  11月2日晚间,证监会公告显示,除了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外,另外三家同时上会的公司均被否决,分别是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淑女屋时装股份有限公司。此举被市场认为是继郭树清上任之后,改变股市快速扩容的格局正在拉开序幕。

  郭树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被外界一致称作学者型官员。2001年3月到2005年3月,郭树清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期间2003年12月到2005年3月还兼任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5年3月,在建行管理层遭受“查办门”风波后,3月郭树清临危受命出任建行董事长,这一呆就是6年多。今年10月30日,郭树清又接过执掌证监会的大旗。

  从“裁判员”到“教练”再到“裁判员”,从宏观经济领域,到具体操刀国有大行改革,再到书写证券监管行业的新篇,郭树清总是被市场给予了很多期望。而郭树清带领建行踱步向前的6年半时间里,其业绩有目共睹。

  2005年初,新上任建行的郭树清第一任务就是带领建行在四大行中首发IPO成功。2004年1月,国务院决定对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其补充资本金,在新资金的支持下,中行、建行的上市计划也将相应加速。在郭树清看来,入引进战略投资者,必须有较高的性价比,于是与建行谈判的战略投资者数目不断变化,当时市场猜测最多的花旗银行,最终也因“合作计划有所保留”而在角逐中“落马”。

  直到2006年6月17日上午,第一个与建行“牵手”的境外战略合作者才正式公开亮相。根据当天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美洲银行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9%建行股份,第二阶段将在建行计划的海外IPO时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未来数年内美洲银行还可增持建行股份,最终持股可达19.9%。在定价的角力上,每股2.40港元的定价也让建行笑到了最后。

  事后的实践证明,建行引进的美国银行是中国最成功的战略投资者,他们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落井下石大量抛售建行股票,并且按照协议还帮助建行完成很多项目和培训。如今建行已是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

  在执掌建行的6年中,郭树清重视调整信贷结构和业务创新,同时对内控管理也十分重视。2005年4月,建行开展了一项拉网式检查,重点是对基层机构负责人的监督制约,其中对不善管(领导班子软弱,战斗力不强)、不敢管(领导班子私心重,自身不正)、不能管(领导班子、管理水平、控制能力有限)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将进行调整、充实。同年5月郭树清颁布一项内部文件《关于追究案件发生机构及其上级机构领导人员责任的规定》。直到现在,建行总行包括各分行也在不断完善内部评级机制和各项内控考核。

  履新证监会后,中国股市能否走出过去“重融资轻投资”功能的错位,是广大投资者对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最大期待。著名独立财经评论家侯宁在致郭树清的一封公开信中,甚至明确建议从股市定位、上市标准、退市制度、分红制度以及诚信建设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此前,郭树清对媒体表示资本市场应该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市场普遍猜测,郭树清的上任后国际板有望加速推出。

  由于郭树清具有法学博士的学历背景,他的上任使外界对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期许。有业内人士预计,郭树清上任后,上市公司信披、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以及高管违法查处方面的工作都有望加强。而由于郭树清拥有着多年银行高管的任职经历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外界对其上任后推进证监会更加务实的发展、在规范的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以及跟国际市场对接,包括促进交易品种、对监管方面的创新打开空间等方面都有更高的期望。

  项俊波:铁腕

  10月29日下午,中组部正式宣布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退休,原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正式出任保监会主席一职,项亦成为农行向保监会输送的第三位高层。

  距离2007年7月项俊波空降到农行不过短短四年的时间。短短四年,他统帅国内最后一家、也是包袱最重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农行成功股改上市。

  履新保监会后,摆在项俊波面前的担子并不轻,比如怎样面对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怎样面对多年积累的诚信危机问题,怎样面对今年我国首现保费收入负增长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国寿险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受制于银保新规、营销员增员难以及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行业保费增速明显放缓,新单保费更出现负增长。

  出身审计署的项俊波素有“铁面”之称。有地方保监局人士称,项俊波在金融圈浸淫多年,在防范风险方面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对保险业的风险监管有一定的优势。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项俊波来自农行,对银行业务了解深入,对于银保业务的转型和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业界尤其对其解决今年以来的银保困局寄予厚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鸿燕】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