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四季度或缺电4000万千瓦 华中难逃拉闸限电
自9月底开始,已有广西、江西、广东、安徽和甘肃五省区以及宁波和榆林两个城市由于总体用电缺口不断加大而出台了上调工业用电销售电价的政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表示,地方政府在向国家发改委备案后,可以对工业用电价格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但上述省市的这种做法也说明了当地缺电之严重。
能源局:国电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军企业
国电集团公司发电装机日前已达到10002.6万千瓦,成为继华能、大唐之后我国第三家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的发电集团。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国电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达到20.5%,特别是风电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称,国电集团已经成长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的领军企业。
超九成煤炭上市公司三季度实现盈利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2011年三季度39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1.08万亿,同比增长26.8%,营业总收入5679亿元,同比增长36.5%,利润总额1103亿,同比增长17.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4亿,同比增长为16.4%。从整个AB股来看,煤炭板块资产占上市公司总资产1.08%,营业总收入占3.4%,但利润总额占5.3%,净利润占5%。
未来5年投资1.6万亿 特高压板块被券商看好
继文化传媒、节能环保板块之后,政策的香馍馍这一次轮到了沉寂已久的智能电网板块。国家电网公司近日表示,其投建的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 (皖电东送)正式开工,在这一消息的刺激下,整个智能电网板块闻风而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俏江南等餐饮企业因不开发票致上市计划搁浅
从今年3月至今,俏江南申请的A股IPO还在停滞中。据悉,证监会受理了俏江南的材料后,既没将材料打回去,也没有给出任何意见,就那么“晾”着。一起被“晾”着的申请上市餐饮企业还有小南国、金钱豹和主打高档海鲜菜系的山东公司净雅食品等。搁浅原因:不开发票致现金流、利润说不清。
八菱科技控制人顾瑜被查 买方机构怒找承销商
据称涉嫌职务侵占,数十员工联名举报,可能“恒久第二”。如果一切顺利,再过几天,爱穿红色上装、57岁的顾瑜,该如愿坐上上市公司八菱科技董事长宝座。殊不料,一份疑似蓄意雪藏了整整7个月的立案侦查书,把八菱科技第三次推到生死关口。意外突如其来,已经缴款的买方们纷纷表示不满和愤怒。“我们肯定要找承销商民生证券的,这么大的事件都不向买方说明。我们一定要找承销商算账的!”此前力捧八菱科技的一家买方机构闻讯恼怒。
保利地产推股权激励 179人戴业绩金手铐
保利地产(600048)今日披露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激励对象5704万份股票期权,涉及股票5704万股,占当前股本总额的0.959%,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9.97元,与其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相当。激励对象总人数为17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56%。
飞利信带瑕疵上会:或将补缴293万元个人所得税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利信”)将于11月8日上会。公司拟发行21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8400万股。记者阅读招股书(申报稿)后发现,公司尚存在293万元个人所得税未缴纳等问题。按照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需要揭示风险,而飞利信在“风险因素”中,竟罗列出21条风险。
82“烂项目”现形 华锐风电和方正证券成定时炸弹
据媒体报道,自2009年以来投行保荐上市的692个IPO项目中,从业绩(今年前三季营业利润下滑超50%)和股价表现(破发超30%)两个方面共存在82个“烂”项目。其中13家公司两者兼具,18家业绩下滑超50%,51家破发超30%。它们共出自32家投行之手,其中长江证券所的承揽的项目中烂项目占比最高,为75%。令人惊心动魄的是,在三季报中对上市当年净利润下滑超过50%的预警,华锐风电(601558)和方正证券(601901)这两颗炸弹已进入倒计时,保荐机构安信证券和平安证券在劫难逃,保代分别为王铁铭和郑茂林、陈新军和刘哲。
国泰君安李质仙请辞孚日 分析师独董再遭考问
证券分析师出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下称“独董”)备受争议之时,市场又现明星分析师独董离职。5日,孚日股份(002083)披露,已接到公司独董李质仙的辞职申请,李给出的辞职原因为“个人原因”。少有人知的是,李质仙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销售交易总部董事总经理,还兼任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
汉王科技营利下滑521% 保荐中德证券难辞其咎
今年前三季度汉王科技营业利润-2.92亿元,同比下滑521%,在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中降幅最大。汉王科技于去年3月上市,仍在持续督导期内,保荐代表人为中德证券的李凡和崔学良。
星星科技上市三月变更募投项目 被指不负责
从新建厂房变更为租赁厂房,其理由是募集资金不足。星星科技(300256)上市不到三个月募集资金用途就发生了变更,且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对此现象,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漠视和不负责任。(中新网证券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