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高盈利难持续
中资银行股资产质量仍可控,但以高信贷增速、高利差为基础的盈利模式,未来还能继续持续吗?
在诸外资股东集中撤出大型中资银行背后,对中国银行业的担忧是一个共同的原因。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中国的信贷、房地产、汇率和债务问题若单独来看都处于可以承受的范围,但如果一起发作则将令国内大型银行面临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行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导致坏账是外界对于中国银行业最大担忧所在。
据央行旗下《金融时报》21日报道所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表示,从长远来看,不能排除地方债务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更大的系统性影响的可能。
在房地产方面,大型地产公司现金流捉襟见肘,信托融资逼近偿付期这一问题即将在未来一年中集中出现,亦将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从数据和报表看,目前的银行业风险尚可控。银监会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银行业运行报告》指出,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078亿元,比年初减少2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比年初下降0.18个百分点。
瑞银证券等外资券商以及安信等内资券商也认为,银行资产质量仍处于可控状态,瑞银认为受企业盈利下降影响,明年不良贷款余额比例可能小幅上升,主要体现在小企业贷款、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方面。
但对于减持者而言,即便中资银行股资产质量仍可控,但以高信贷增速、高利差为基础的盈利模式,未来还能继续持续吗?在高信贷增速掩护下的不良率下降是否能持续?
郭田勇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民间资本的开放,中国银行业高盈利的情况不可持续,未来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难以实现“战略投资”
郭田勇认为,中资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时若能更好地统筹规划,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2005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引入美银开启了我国国有银行引资序幕,而从金融危机以来,中资银行一次次沦为外资行的“提款机”。
即使在2011年,也并非只有美银和高盛两宗孤例。今年7月,淡马锡分别出售51.9亿股中国银行H股和15亿股建设银行H股,共计套现285亿港元。10月,德银减持农行2.81亿股,涉资约8.35亿港元。10月20日,摩根大通场内减持农行5041.52万股H股,套现约1.4亿港元。国有大行纷纷遭“抛售”。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频频减持,美银、高盛、淡马锡的减持动作最为频繁。有数据显示,三年间,外资股东共减持套现2230亿港元。仅美银一家就套现1433亿港元,高盛、淡马锡分别套现260亿、280亿港元。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如此理解外资的减持:目前中资银行股的价格让外资股东的投资收益相当不错,尽早结清获利以弥补本集团的资金需求。此外,从入股中资行所能得到的话语权看,这些外资银行都感到最初的战略投资,至今充其量只是财务投资,想要借此实现的其他诉求并无可能。
“这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外资继续持有中资银行股份的兴趣。”郭田勇说,当年我国国有银行改制时“引智”的需求比“引资”强烈,并非纯粹为了钱而引入战略投资者。客观上讲,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确实提高了我国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也在国有银行上市时起到了助推作用。
但郭田勇认为,现在回头看引资之路,仍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从几大银行股改上市的实践来看,2005年10月建行H股上市,2006年7月中行A股上市,10月工行A+H股同步上市,这一连串的动作,可谓紧锣密鼓。但事实上,在建行上市之时,中行、工行的战略投资者工作业已完成。如果当时能够事先更好地进行统筹规划,把各行上市时间适当拉长的话,比如说在建行上市之后再考虑中行、工行的战略投资者引进,这样,由于建行股价上涨的示范效应,将会使中行、工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卖出更高的价钱,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如果当初对改革的统筹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或许之后的质疑之声也会更少一些。”郭田勇说。
本报记者 苏曼丽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