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大股东减持连续两月井喷,甘肃、山西两“首富”分别减持独一味、山西证券,套现数亿元
岁末年初,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速度有增无减,11月份深沪两市的大股东减持井喷在12月份继续蔓延。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208家上市公司共遭净减持11.03亿股,套现131.37亿元。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充当了减持主力军,共有163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净减持,占比达到78%。
日前上市公司独一味披露,控股股东阙文彬在一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3000万股,累计套现近3.67亿元,一举超越了11月份“套现王”李兆会。在2011年胡润百富榜中,阙文彬、李兆会分别位列甘肃首富、山西首富。
为何两位首富在年底集中套现?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偏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资金紧张局面,许多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高管涉及多项产业,年底通过股市套取资金的需求增大。
在A股市场如此羸弱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股东的疯狂套现对场内资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截至昨日收盘,大盘失守2300点大关,年内上证指数已累计下跌18%,Wind资讯统计显示,年初至今,692家公司股份遭到了被大股东或高管的减持,累计减持市值超过980亿。
国金证券发布最新12月市场策略报告指出,12月共有99只股票解禁,共解禁183.9087亿股,当前市值1560.0394亿元,相对于11月翻番。每周常态发行的新股以及源源不断的大小非、大小限解禁,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套现,这些都极大地占用了市场资金,使得资金压力雪上加霜。
阙文彬减持独一味获3.6亿
上周六,独一味公司公告,控股股东阙文彬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11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5%。以当日大宗交易11.39元/股的价格计算,阙文彬再次从市场“提款”1.29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近一个月来,阙文彬已从A股市场套现超3.5亿。
记者统计,加上此前其连续减持1860万股套现2.37亿元,仅阙文彬一人在一个月内就减持公司股份3000万股,占总股本的8.03%,累计套现近3.67亿元。
早在11月4日,独一味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阙文彬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公司10%的股份。
在2011年胡润百富榜中,阙文彬以80亿元的财富位居167名,为甘肃首富。目前阙文彬仍持有公司股份2.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92%,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账面财富约27亿元。
随着大股东的持续减持,近日独一味股价也呈下跌趋势,12月9日收盘价创一个月来新低12.55元,昨日报收于12.56元,近一个月公司股价跌幅达12%。
山西证券遭首富“提款”2亿
无独有偶,名列A股11月股东套现额首位的也是一位首富,山西首富李兆会集中减持山西证券,套现超2亿。
上月15日,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兆会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股份2500万股,按照减持均价计算,减持市值合计为2.25亿元,占该月高管减持总额的7.53%。实际上,11月11日山西证券刚刚发布首发原股东解除限售的公告,仅隔了一个交易日就遭遇了大笔减持。
据了解,海鑫实业作为资本大鳄,一直在寻找股权投资机会,作为公司掌门人的李兆会,其主要目标就是财务投资。资料显示,在山西证券的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海鑫实业,其他均为国企。
2007年,海鑫实业公司以2.15亿元的价格拍下价值5000万元的股权,占公司股权比例的3.2%,位居第四大股东。这笔竞拍当时是高溢价,但现在看来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截至11月12日,海鑫实业持有的股票市值高达6.5亿元,4年时间净赚4.35亿元,回报率为101%。
2003年1月,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遇刺身亡,李兆会回国执掌海鑫大印。在2011胡润百富榜中,李兆会以120亿元的财富位列山西首富,全国排名第80名。
自11月11日限售股解禁以来,山西证券股价持续下滑,截至昨日收盘,已累计下跌13%。
洋河股份高管集体套现4亿
与上述两个大股东做法不同的是,洋河股份则出现了几位高管同时抱团减持的情况。
今年10月25日,洋河股份发布了三季报,并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90%。但在此之后的一个月内,公司的两大法人股东——宿迁市蓝天贸易有限公司和宿迁市蓝海贸易有限公司却在市场连续抛售洋河股份股票。
根据深交所董监高及相关人员股份变动情况披露的信息,洋河股份董事长杨廷栋为蓝天贸易法人代表,洋河股份总经理张雨柏为蓝海贸易法人代表。
统计显示,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洋河股份高管集体减持套现约4亿元。其中,董事长杨廷栋分5次出售洋河股份137.27万股,套现1.95亿元,总经理张雨柏共套现1.85亿。与此同时,公司还有两名直接持股的高管也在抛售,董事兼副总经理冯攀台套现1305万元;监事会主席高学飞套现1367万元。
据报道,对于高管密集的减持,洋河股份董秘丛学年表示,减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职工的住宿条件,与公司经营无关。减持出来的资金,将为公司的中层干部以上的职工购买商品房。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张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