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触发“跑路”危机
众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投资渠道狭窄、单一,导致闲余资金开始向国外投资,同时也引发民间借贷等的“繁荣”。
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今年是一个现金为王的时期,此前投资黄金者获利较多。由于渠道狭窄,一部分游资去了国外投资,据统计,从2010年下半年起,中国人在海外购房中的纯投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碧薇表示,此前在银根收紧的状态下,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缺口拉高了民间金融利率,部分民间热钱从房地产、矿产等转战民间借贷。
以民间借贷发达的温州为例,清科研究中心在报告中引用央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指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0%的家庭或者个人、59.7%的企业参与。
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在2011年第三季度也凸显其高风险的特性,屡见报端的民企老板“跑路”使民间借贷危机一触即发,或将引发连锁反应,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以民间借贷作为主投资渠道的方式亟须合理规范引导。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民间借贷违规操作严重,政府监管政策亟须严格规范,否则一方面造成投资者损失很大,也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民间资金热衷高利贷反映出当前贷款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房地产行业死守挣扎和矿业追逐暴利。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房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民间高利贷极有可能爆发巨大风险。
需开拓并规范投资渠道
在通胀压力不断增加,股市、楼市明显疲弱的现实下,金融理财类产品成为2011年风头最劲的投资渠道。
“2011年居民愿意投资黄金和商业保险的比例在增加。”尹中立认为,虽然2011年在居民可选的投资渠道中,储蓄存款仍是最主要的渠道。但资金渠道已经出现分流,例如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长,俨然正日趋成为储蓄的替代品。
这一切,尹中立认为主要是投资渠道比较少,利率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加之通胀节节走高,在今年7、8月份利率倒挂的情况下,居民不愿把钱存进银行。同时,银行信贷规模受到政策管控,居民仍有投资的需要,银行也有突破管制的需要,理财产品因此开始增长。但是此举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力,导致监管大打折扣,另外理财产品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风险隐患重重。
股市疲弱,楼市面对重重重压,居民存款利率又赶不上CPI上涨的速度……在种种压力之下,投资渠道狭窄、理财空间有限的问题越发暴露了出来。“无处安放”的个人财富该向何处去成为困扰许多普通中国人的共同问题。
采访中,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表示,在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要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民间的资金大胆、有效、安全地流动起来,仍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要在着力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理财的后顾之忧;规范投资行为,在抑制非理性投机行为的同时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对民间借贷的风险管理和引导,加强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督与完善。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