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清晰热点凌乱 红一月乱拳打出反弹仍待夯实
在经济增速继续下行阶段,重周期行业的上涨能否持续?在创业板遭遇重创情况下,为什么涨幅最大的股票仍然有明显的“无厘头”炒作特征?尽管2012年1月A股市场整体上涨,但上述疑问的存在意味着反弹基础似乎并不牢固,市场亟需找到更清晰的投资逻辑。
重“大”轻“小”特征明显
在经历2011年三至四季度持续下跌后,基于流动性转暖预期以及政策预期刺激,沪深股市在2012年1月份触底反弹,实现“开门红”。从主要指数表现以及估值走向看,市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即主板股票表现明显好于中小板与创业板股票,大盘股表现好于中小盘股。
沪综指1月全月上涨4.24%,收报2292.61点,盘中创出2132.63点阶段新低。深成指1月上涨4.31%,收报9303.65点,盘中最低下探至8486.58点。相对于主板大盘的良好表现,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则十分低迷。统计显示,2012年1月份,中小板综指全月下跌3.30%,收报4758.46点,盘中最低下探至4467.33点。创业板指数则更为疲弱,该指数1月跌幅达到11.08%,收报648.68点,盘中最低下探至612.28点。
与不同指数表现相对应,市场估值水平的变动也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截至2012年1月31日,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下同)为12.76倍,相对于2011年12月31日12.39倍的市盈率水平小幅提升2.99%。如果从中证系列指数成分股估值走势看,可以清晰地看到估值变动的结构性差异。截至2012年1月31日,代表大盘股的中证100指数成分股的整体市盈率为10.01倍,相对于去年12月31日估值提升幅度达到5.26%。代表中盘股的中证200指数成份股的整体市盈率为18.17倍,相对于去年12月31日估值提升幅度为1.85%。代表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整体市盈率为20.66倍,相对于去年12月31日估值提升幅度只有0.44%。
“周期”为王 “妖股”横行
尽管从风格角度看,今年1月份市场运行的逻辑比较清晰,但从具体品种看,则显现出非常凌乱的特征。一方面,涨幅居前的行业都具有重周期特征,在经济增速继续滑落,而其本身超跌程度又并非最大的情况下,上涨理由并不充分。另一方面,1月份涨幅居于前十的个股,绝大多数属于小盘股,而且其中很多并没有上涨契机,属于典型的热钱炒作。这与风格统计数据明显背离。
从行业角度看,1月份涨幅居前的三大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采掘、黑色金属,具体涨幅分别为14.82%、6.13%以及5.16%。跌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和医药生物,跌幅分别为6.64%、6.33%以及6.26%。不难发现,重周期行业1月表现出色,而消费类股票明显被资金抛弃。值得注意的是,有色等重周期行业的上涨理由似乎并不充分。在经济下行阶段,此类行业上涨得不到基本面支持。如果是超跌反弹,那么这些行业无论从估值还是超跌幅度看,也都不是市场中最具上涨动力的品种。
从个股角度看,市场投资逻辑更显混乱。统计显示,1月份涨幅居于前十名的个股多数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股本规模小,除中金黄金和广晟有色外,其余都是总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小盘股。二是估值较贵,多数个股的静态市盈率都在50倍以上,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个股也不在少数。三是不具备事件性刺激,1月涨幅居前十的很多公司都发布股价异动公告,表示对股价为何上涨并不知情。 记者 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