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视曝护肤品汞超标6万倍 部分上市公司表“无辜”

2012年05月17日 10: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炎炎夏日,美白护肤品照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但美白产品重金属超标的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再度曝光国内某品牌的美白祛斑护肤品汞含量超标6万倍的案例,消费者因使用汞超标的美白产品导致中毒,甚至患上肾病综合征。

  不过,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目前金属含量超标较为严重的产品绝大部分是低端产品,一般流通于网店以及城乡结合部,高端产品安全仍是较为可靠的。而美容界资深人士也表示,由于监管缺失,一些美容院的经销产品也往往存在产品安全隐患。

  本地消息

  加汞而不标识已成这类产品潜规则?

  事实上,央视报道的并非孤例。今年3、4月期间,包括东莞市绿色珠江环保促进中心在内的10家环保组织与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网络(IPEN)就抽取了东莞等10个城市和网店的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利用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以了解市场上的这类化妆品是否含有汞。

  专家介绍,根据经验推测,如果使用汞含量超标三四万倍的美白祛斑产品,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能出现汞中毒的症状,如精神衰弱、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

  绿色珠江环保促进中心负责人王华礼表示,“化妆品中加入汞,对美白效果提升很明显,许多美白护肤品都或多或少加入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如果添加了汞,其含量要在包装上标明。而如果标明了护肤品中含汞,谁还会买这样的产品?这样,加汞而不标识出来已经成了这类产品的潜规则。”

  从现行体制上看,绿色珠江等环保组织更调查发现,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美白化妆品属于普通用途化妆品,祛斑护肤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目前,我国只对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审批,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采用的是备案和市场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而且在很多省份备案是自愿的。

  一些违规的化妆品企业就可能利用这一管理上的疏漏,使含有有毒重金属的产品流入市场。因此,有必要将美白护肤品列入特殊用途化妆品,加强相应的监管。

  商家回应

  著名品牌纷纷表示自己无辜

  日本资生堂一直以美白护肤品作为主打,资生堂中国昨日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铅、汞、砷的含量,资生堂的自身产品含量标准均远低于国家标准。

  本土化妆品公司上海家化昨日也就此回应南方日报记者称,上海家化旗下的各个化妆品品牌,包括佰草集等,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绝不添加国家法规所明令禁用的原料,上市的产品完全符合各项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使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有充分保障。

  4月上旬,多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在北京、上海、东莞等10城市随机购买的477件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标,44个产品砷含量超标、20种产品铅含量超标。虽然绝大部分超标产品为本土品牌,但宝洁旗下的玉兰油一款面霜也因砷超标而上榜。

  昨日,玉兰油中国区高级公关经理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针对该事件,玉兰油已经将多批次、多款产品送到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实验,至今未发现有产品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情况,并表示本周四将有全新的检验报告出炉。宝洁强调,产品经过严谨安全评估,也表示该报告抽检采用的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针(XRF分析仪)可能出现误差。

  市场鱼目混珠

  ■记者调查

  记者采访美白护肤品市场时发现,目前,大多不符合标准的护肤品销售多是通过网店或在城乡结合部设销售点,由于监管缺失,市场鱼目混珠的混乱现象颇令人担忧。

  所谓“一白遮百丑”,不少女性消费者对美白化妆品情有独钟。但大多数女性都表示,挑选化妆品时,不会注意标签上的成分。记者发现,百货商品或超市里销售的美白化妆品大多是耳熟能详的品牌,且能开具发票。而网店里和城乡结合部的美容用品小店里则不然。

  由于受到消费者欢迎,美白化妆品五花八门,牌子没听说过的也有,明显的“山寨”品牌也有,其质量令人存疑。在名不见经传的化妆品网站,一些国际品牌的化妆品价格低到难以想象。

  在城乡结合部的美容美发小店里,记者看到,一款在超市里卖到70元的国产某品牌乳液,这里只要35元,外包装盒虽然普遍粗糙,但如未用过正品的消费者也极容易被“山寨”得惟妙惟肖的外包装所蒙骗。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谢庆裕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