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讯,凤翔县六营村素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美誉,自2002年、2003年彩绘泥塑作品连续两次登上中国邮政生肖邮票后,各路客商接踵而至,村里的民间艺人们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10多年过去,如今除六营村的村道上停着几辆车外,很少有人走动,村里还有人家仍在制作泥塑羊,但订单寥寥。
近日,在投资200多万的民间艺术博览园内,如今已是“非遗”传承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胡新明淡淡地说,凤翔泥塑经过一个轮回的火爆之后进入常态,尤其是今年异常冷清。
风光过后是冷清
提起12年前的凤翔泥塑销售的火爆场面,六营村人无不感叹。当年卖得最火的就是泥塑的“发财羊”了,可惜当时的生产规模有限,客商手里拿着钱,满村订不到现货,急速膨胀的市场给人一种辉煌无比的感觉。
当时看到泥塑能挣钱,全村人一哄而上,六营村有400多户,320户都加入到泥塑的产业中来。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满足市场,当地有位老板,投资数百万元,雇用100多人,流水线式生产泥塑工艺品,欲摆脱原先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实现规模效益。
就在这种“井喷”式发展中,潜在的危机也结伴而来。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市场混乱,相互压价,你卖10块,我卖5块,他卖3块。有些村民为了追求数量,出现了粗制滥造的情况。比如用料上,高质量的泥坯,两筐子土要加入两斤上好的新棉花,有人为降低成本,在泥土中加入廉价的烂棉花,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应该添加的糯米和桐油更是“忘记”了。
泥塑传承堪忧
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深介绍,泥塑工艺品经过不到10年的红火之后,随着民俗工艺品市场的缩减,大量产品开始滞销,再加上劳动力上涨,很多村民在泥塑上捞取第一桶金后,逐渐转行干别的。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泥塑产业不断缩减,现在全村只有20余户仍在坚持,生产方式也回归到原始状态,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做泥塑。同时随着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从事泥塑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打泥等重体力劳动有的人根本干不动,只得委托给别人来完成,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
胡深的外孙韩建斌今年23岁,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南方打工。韩建斌说,自己从小在外公身边长大,深受泥塑文化的熏陶,但现在还是想多在南方开阔眼界。来源: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