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产的 “经国号”战机自上世纪90年代入役后,其数量已经达到130架,俨然成为台空军主力机种之一,但是这种费尽心血打造出来的自产战机表现得却差强人意。最近,台湾媒体频频爆料称,“经国号”不仅在空中胡乱开炮,甚至在飞行途中出现蒙皮裂痕等危险问题。台湾空军的战斗力也因此遭到外界质疑。
各行其是酿险情
今年5月24日上午,台空军一架“经国号”战机在执行空中巡逻任务期间遭遇险情。据《中国时报》报道,起飞前,地勤人员按惯例进行检查,飞行员却控制副翼上下摆动,致使机工助理手部被夹伤。随后,机工长要求飞行员取消任务,但飞行员坚持强行飞行。
在降落后,这架战机的副翼蒙皮出现了裂痕(有可能造成战机在空中解体)。台军内部人士说:“仅修理(受损战机)就花了3天,还要花数十万元新台币。”对于事故原因,台媒披露,当时机工长是按照“技术规定”检查,而机工助理则是在机工长和飞行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依照另一套“训练教材”进行检查,所以才出了“夹手”导致险情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经国号”战机为台军独有装备,并不像F-16和“幻影”战机那样有成熟的操作经验可以参照,同时维护人员和飞行员之间沟通不畅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空中乱开炮没人管
台湾空军的 “夹手事件”并非偶然,不久前《中国时报》还曾披露 “经国号”战机部队的又一次乌龙事件。去年11月,台湾空军台南联队进行对地轰炸训练时,一名飞行员以为战机没有装机关炮炮弹,误按击发按钮,竟当空打出25发炮弹。更离谱的是,不仅伴飞的僚机没能发现,甚至在战机降落后,地勤人员也未察觉到异样,直到两天后,弹药士官发现弹药短缺,此事才曝光。
据称,当时“经国号”战机挂载BDU-33型训练弹,到靶场执行空对地轰炸训练科目。由于是轰炸科目,“经国号”上的任务计算机只会显示炸弹数量,不会显示机关炮数量。飞行员看到显示屏上“机炮数量:零”的数据后,才会误射机关炮。有分析指出,如果这架“经国号”战机的前方有僚机飞行,甚至会造成“自相残杀”的惨剧。
自产战机状态不稳
台军研发“经国号”战机,原本是想打造一款不受军购制约的 “放心机”。但由于台湾的航空制造业基础薄弱,很难独立完成先进战斗机的研发和生产,不得不向美国求助。因此“经国号”战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发动机和雷达都融入了美国技术,而机上的电子系统和武器却是台湾自产。结果,这种“美台合作”非但没有提升“经国号”的作战性能,反而令其问题频出,导致“经国号”订购数量从250架削减为130架。
台湾装备美制F-16和法制“幻影”-2000后,战力平庸的“经国号”地位更不明朗,仅被定位为防卫型战机,几乎成了“鸡肋装备”。有分析指出,正是由于“经国号”在性能和操作方面的弱势,以及江河日下的地位,才导致“经国号”部队事故频出,状态不稳。
新闻资料
“经国号”战机
“经国号”战机(也称为IDF)是台湾中山科学院耗资10亿美元研制的双发动机、多用途轻型战斗机。1988年研制出第一架原型机,1992年正式交付使用。最大起飞重量12247千克,最大外挂重量90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296公里/小时,实用飞行高度限制16460米,作战半径600公里,机动能力和攻击能力较为一般。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