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9月28日电(记者 张建忠)第三届海峡两岸渔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28日下午在此间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论坛上指出,基于目前餐桌上绝大部分淡水鱼和半数以上的海水鱼都是人工养殖,两岸渔业学界必须强化“鱼类生理与养殖”科学合作,以争取两岸参与国际水产品市场竞争的技术优势。
林浩然院士简短的致辞,却指出了两岸渔业学界合作的一个大方向:“捕”不如“养”,要重视“养”的研究。
许多鱼在天然的环境里能够自然繁殖, 但在池塘、稻田和网箱里就失去了自行发育成熟和产卵的能力。而发现“林彼方法”的林浩然院士,正是通过揭示鱼类产卵的内因,克服了环境条件改变下鱼类恢复自行发育成熟和产卵的难关。
“林彼方法”对中国的水产养殖意义重大。林彼方法广泛运用于青鱼、罗非鱼、石斑鱼等的人工养殖上,从1989年开始,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就超过捕捞产量,连续居世界首位。
林浩然院士介绍,从2007年始,台湾海洋大学与大陆院校有着在此方面的紧密接触,并在学术互动上有着不小的突破。他认为,台湾的水产养殖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参加本次论论坛的台湾海洋大学大陆渔业研究中心主任欧庆贤在论坛上亦就此方面作出回应,他说,在水产养殖方面,台湾拥有先进技术、优良的种苗繁殖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养殖面积受地形限制,且劳动力成本较高。
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的大环境下,欧庆贤认为两岸强化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很“实用”:大陆则拥有较好的自然条件,有众多的优良渔、浅海、潮间带,非常适合水产养殖的发展,但需要引进甚而共同研究先进技术,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
欧庆贤并且呼吁,台湾与大陆双方在互信的基础下,对共同利用的东海渔业资源有效管理,达到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他认为,大陆成功实施休渔的丰富经验对台湾地区与世界各国均很有参考价值。
本次论坛由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司徒建通、台湾海洋大学校长李国添联合主持,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校长周照仁、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教授黄荣富亦在论坛上发表技术层面的演讲。
300多位嘉宾出席了并听取了此次主题为“弘扬海峡渔业文化、促进两岸渔业发展”的大型论坛。
参与互动(0) | 【编辑:齐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