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在台湾当歌仔戏遇上电影,不但扭转了看戏的方式,与后来的电视一起开启声光时代,让内台戏迅速没落,也让戏班文化就此改观。
台湾第一部歌仔戏电影是一九五五年的《六才子西厢记》,当时以十六厘米拍摄,效果不佳,上片三天就惨淡落幕。来年,麦寮乡拱乐社负责人陈澄三,与留日导演何基明合作推出第一部三十五厘米闽南语片《薛平贵与王宝钏》,观众场场爆满,才真正轰动全台。
搬上银幕 陈澄三最大骄傲
“爸爸是一个很有理想、头脑很好的人”,十二岁进入拱乐社的詹黎忍,现在已是五十五岁的妇人,目前担任“麦寮正拱乐社少女歌剧本团”负责人,她说,入团的少女们都叫陈澄三“爸爸”,将内台歌仔戏变成电影歌仔戏,是“爸爸”的创举,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歌仔戏在日据时代一度被打压,光复后,全台戏团如雨后春笋成立。麦寮乡拱乐社初期名气并不大,一九四八年陈澄三拿下经营权,展开灵活的经营方式,演出前团员会“踩街”宣传、首创录音取代现场“肉声”演唱,快速打响拱乐社的名气。
让拱乐社一举成名的,是陈澄三将歌仔戏拍成电影,原本在戏院真人演出的歌仔戏,变成大银幕上的影像,民众大感新奇,《薛平贵与王宝钏》因而一票难求。
詹黎忍回想四十余年前,每次提及这部电影,“爸爸”就说这是台湾人的骄傲,拱乐社也因而风光了二、三十年,直到电视开播,剧团才逐渐没落。詹黎忍说,现在一个月的演出场次,可以用十根手指算完,儿女接棒的意愿也很低,不禁让人怀念歌仔戏在银幕上风光的年代。
一九六九年底,陈澄三与拱乐社也曾在中视制作歌仔戏,虽然为时短暂,但在电视歌仔戏时代,不少知名演员都出身拱乐社,例如许秀年、连明月等人。
电视演出 唱腔身段较收敛
歌仔戏进入电视时代,演员唱腔、表演方式都略有不同,当年的红牌小生叶青就认为,“舞台重唱腔身段,职业剧团还会加入表情,基本功不扎实就不行;电视则比较写实,舞台上夸大的手势动作,都要省去或收敛。”
电视开播的前两、三年,歌仔戏大多是现场直播,挑战度高,“只有星期三是预录,其它都是现场演出,演员得熟悉走位、台词、台步、曲调和身段,以免走出镜头或忘词”。叶青记得最糗的一次,是她在《杨家将》戏中演出杨延昭,有一场与杨父哭哭啼啼的道别戏,当她从灯光刺眼的舞台下场,没看清楚摄影机的位置,就在镜头前拧起鼻涕,就此直播全台,“当时被笑了很久”。
现场直播 一不小心就出糗
叶青认为,电视歌仔戏是让电影与内台歌仔戏没落的原因,“在家看电视就好,不用跑去戏院”。正因如此,内台歌仔戏重视的唱腔身段,因而逐渐流失。后来,她在华视刻意编导《赵匡胤》、《七侠五义》等“古册戏”,就保留较多的台步与身段。
回望过去,叶青、杨丽花等人打造的电视时代,让歌仔戏长驱直入,进入每一户家庭客厅,也开创了全台湾民众爱看歌仔戏的黄金年代。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