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福建船政——清末自强运动的先驱”在台北长荣海事博物馆正式开展,这是福建船政首次在一水之隔的台湾举办大型展览。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台湾,得益于海峡两岸“船政人”的共同助力。
2009年5月,福州马尾船政文化管理处主任黄有锋随同马尾经贸文化代表团在台湾参观了台北长荣海事博物馆。经过台湾长荣集团总裁、同时也是海洋珍品收藏家的张荣发20多年的苦心经营,长荣海事馆才有今时之规模:从远古人类挖凿式的独木舟到西方后来进化的各式帆船,以及近代的远洋客轮、货轮和各类军舰应有尽有。黄有锋爱船、也懂船,他发现在这座集有世界各地五花八门船模的博物馆中,福建的船只仅有一艘制作工艺落后的“福船”,没有福建船政时期的任何一艘船模。这对做船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言尽的遗憾。从这时起,联合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与长荣海事馆,入台举办船政展览的想法在黄有锋心中埋下了种子。
2010年春节后,马尾航海11届毕业生、高雄海军军官学校36年班原国民党海军中将郑本基回榕省亲,专程来到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观。攀谈中,黄有锋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馆长吴登峰得知,郑将军退役后曾经在基隆当过港务局局长。高雄海军军官学校由1949年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的青岛海军学校沿革而来。而青岛海军学校正是马尾海军学校的分校,福州船政学堂是马尾海军学校的前身。追本溯源,郑老将军可算是老资格的“福州老船政”。
黄有锋和吴登锋隐隐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就向郑本基和盘托出了在长荣海事博物馆办福建船政展的设想,想请他出马帮忙牵线搭桥。郑本基爽快地答应了:船政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返台第二天,郑本基便直奔长荣集团找总裁张荣发先生。张荣发一听,也对这个计划大加赞赏,立即与长荣海事博物馆馆长陈力民联系。一贯雷厉风行作风的郑老将军又“穿针引线”,让两岸博物馆直接对话。经过多次磋商,联合举办“福建船政——清末自强运动的先驱”展览的协议顺利达成。
毫无疑问,福建船政时期的船模将是本次展览上的“大明星”。展览中最受瞩目的是“开济”号模型船,原是船政建造的铁胁双层木壳船,长7米、高3.6米,代表了当年船政造船的较高水平,采用零组件方式从大陆航运往台湾,在长荣海事馆里足足组装了七天七夜,方才扬帆昂立。
“万年清”号、“镜清”号、“平远”号三艘船模在展览结束之后,将由中国船政博物馆赠送给长荣海事馆。这三艘船模分别代表了福州船政木壳船、铁胁船和铁甲船三个不同时期造船水平,系出自造船名师李民之手。
曾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复制大批“北洋海军”战舰模型的山东烟台人李民为福建船政时期舰船制作名家。他从1988年开始就从事“北洋海军”定远舰和致远舰的绘图和工艺品制作。2005年他制作的大型剖面“定远”舰模型,被永久珍藏于山东威海“定远”参观舰大厅。本次为了设计和制作这三艘永久性地留在长荣的战舰,他和自己的团队耗时大半年,反复比对文物资料,不放过用工、用料、用漆的任何细节,最终完成了这三艘气势恢弘的船模。
在本次的福建船政展览上,除了珍贵的展品之外,负责讲解的长荣海事博物馆100多名志愿工作者构成了另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均是志愿为博物馆的长荣集团员工,其中有两名正是毕业于高雄海军学校。没有人会想到,在流利准确讲解的背后所凝聚的,是他们曾经漂洋过海到福州“取经”的努力。
今年的8月份,为了与福州中国船政博物馆的同仁们共同将这次船政展览办好,在一名姓蔡的“老海军”的带领下,十多位对船政有着特殊感情的长荣志愿工作者来到了福建船政博物馆学习取经。 (通讯员 江小鹰 见习记者 林蔚)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伦】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