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台湾新闻

两岸专家为闽台评估业支招:共同评估 携手合作

2010年12月29日 09:50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福建省资产评估协会、福建省土地估价行业协会、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估价与经纪委员会、台湾资产评估协会、台北市不动产估价师公会、高雄市不动产估价师公会、台中市不动产估价师公会在福州联合举办第一次闽台评估论坛,并共同签订了《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协议》。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两岸评估业者携手合作,为日趋紧密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提供评估支持。在这方面,闽台评估业合作应当先走一步。

  交流合作正当其时

  “闽台两地的资产评估行业必须加快交流,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这是为了落实ECFA经济合作协议的精神,也是为了抓住先试先行的大好机遇。”台湾资产评估协会理事长熊正一的一席话,表达了两岸业者的共同心声。

  评估行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中介服务行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业运用价值发现、鉴证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为各类资产交易和管理提供客观、公平、公正的价值判断和咨询,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规范资本市场运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隔阂,海峡两岸评估业的发展轨迹、运行机制、相关规定都不尽相同。特别是两岸评估业者缺乏交流,评估结果不能互认,增加了企业负担,降低了效率。

  台湾不动产估价师联合公会理事长卓辉华表示,两岸估价产业的加强交流互动,有助于深入了解彼此不同的估价技术、规定与行业特性,进而建立互信;透过相互理解与合作,达到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迈向估价产业蓬勃繁荣的愿景,同时为两岸经贸往来建立高效率的交流秩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长贺邦靖说,资产评估的服务领域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各个行业、市场的不同要素都有重要影响,加强海峡两岸评估业的交流与合作,将对ECFA的全面落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闽台合作应当先行

  两岸评估交流合作如何进行?两岸业者认为应在闽台间先行先试。

  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闽台投资贸易往来不断增长,去年我省实际利用台资25.3亿美元、累计超过160亿美元,对台贸易额70亿美元、累计超过660亿美元。熊正一说,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台湾同胞在福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也持有多种不同形态的资产。在两岸经济逐渐迈向一体化的进程当中,预期未来将有更多的福建同胞可能在台湾持有资产。作为两岸合作的先试先行区域,闽台两地均应秉持科学发展观,理性思考如何做好两岸人民资产管理和保障的工作。这其中,资产评估将发挥不可忽视的力量和作用。

  参加论坛的专家认为,开展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为闽台地区的企业及其占有使用资产提供评估专业服务,增强对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的信任,减少重复评估行为,促进闽台相互投资、贸易和服务往来;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估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探索推动台商和福建企业在闽台乃至两岸地区的资产都可作为闽台金融机构贷款的依据,增加企业融资规模,扩大闽台投资规模,促进闽台企业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闽台评估行业共同发展,扩大两地评估机构的市场范围和评估人员的执业区域范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两岸专家为合作支招

  两岸业者高度评价此次论坛签订的《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协议》,认为这是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起点、新阶段。

  贺邦靖建议,闽台评估业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一是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业务交流与合作。闽台评估人员、评估机构、评估行业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应积极探索和总结执业规律和执业模式,进一步拓展业务交流的内容、形式、广度和深度,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互相借鉴有益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双赢。二是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质量。随着闽台经济和贸易投资的增长,应进一步拓展在投资、贸易、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企业并购等领域的评估业务,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通过对企业价值、不动产、无形资产等的评估和咨询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应进一步加强热点、难点等学术问题交流和探讨,以达成共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评估业务发展。

  省资产评估协会会长陈青文认为,积极落实《闽台评估行业交流合作协议》,要重点加强七个方面的交流合作。包括:努力通过直接认可、特许认可、考试取得等方式,实现闽台地区评估师执业资格互认;通过扩大闽台评估师的执业范围,实现经闽台评估协会共同认可的评估师可同时在闽台地区从事评估业务,签署评估报告等。 (记者 赖文忠)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