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学者吁马英九“亮剑” 建立两岸认同连结

2011年01月21日 09:5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旺报》文章称,马英九上台后,创造了两岸“和平红利”,然而,“五都选举”显示蓝的选票在大量流失;各种民调也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不断下滑,两岸认同正在断裂。这种相悖的发展趋势,令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人士忧心忡忡。

  “认同是台湾人”渐攀高

  两岸双方如何诠释此种趋势?又该如何面对因应?两岸知名的专家智囊日前应两岸统合学会之邀,在澳洲雪梨的南天寺召开一场“史观、论述、政策、认同”南天会谈研讨会。两岸学者针对各种史观及论述与认同,展开热烈的讨论,双方不同的观点值得两岸参考深思。

  对于两岸认同的断裂,具蓝营背景的台湾学者显然比大陆学者来得焦虑不安。一位大陆学者指出,马上台两年多,台湾民意“统降独升”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在身份认同上“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在日渐式微;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则持续升高,创下有史以来新高, 1992年为17.6%,2010年达到52.4%。

  与此同时,主张统一的比例则跌到最低点,依《远见》杂志的最新民调,只有7.1 %,而主张独立的则高达27.7%;未来即使条件合适,认为没有必要统一的高达67.8%。“这个结果令我们担心。”大陆学者不讳言,台湾民众对大陆持负面看法仍占多数。

  大陆学者认为,由于历史及主政者的政策使然,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现状不是那么令人乐观,而且这种趋势还没得到有效遏止。他们认为:“台湾主体意识已成为抗拒统一的主流,包括最近谢长廷一系列的谈话,独派势力也寻求与独台派及维持现状派合作,联合起来‘抗统’。”

  应建立两岸认同连结

  对于这种现象,台湾学者疾呼,两岸认同正在快速断裂,年青一代“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已经很少,再下一代根本没有人会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时间似乎站在台独这一边。”他们建议两岸应尽快建立两岸认同的连结。

  台湾学者认为,两岸认同断裂,愈来愈少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固然与过去国民党的“反共仇共”教育有关,亦受李扁主政时期的“去中国化”政策影响。

  一位重量级的台湾智囊更直言并释出明确讯息,肯定马英九上台以后,对岸让台湾保持23个“邦交国”,有些国家想转向与中国大陆建交而遭拒,北京这种善意举动,台湾方面非常“appreciate(肯定)”。

  支持分治深层次发酵

  大陆重量级智囊指出,讨论台湾人的认同问题,目前有两大问题值得警惕。一、国民两党在抗拒统一问题上,某种情况下是趋于合流的;“我们也看到尽管马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使两岸有政治互信,有向前走的动力。但马在拨乱反正,除去李扁去统化路线方面做的很不够。可以做,但各种原因没有做。”

  二、马至今没有提出一套有别于民进党的主流论述,有说服力的两岸关系论述,马两岸关系消极面的核心是不统。“马如果有第二任期,希望在这方面要让更多的人有信任感。马延续一些李扁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支持分治的倾向。这对两岸整合及和平发展的负面影响会在深层次发酵。”

  应建立两岸认同连结

  对于这种现象,台湾学者疾呼,两岸认同正在快速断裂,年青一代“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已经很少,再下一代根本没有人会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时间似乎站在台独这一边。”他们建议两岸应尽快建立两岸认同的连结。

  台湾学者认为,两岸认同断裂,愈来愈少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固然与过去国民党的“反共仇共”教育有关,亦受李扁主政时期的“去中国化”政策影响。

  一位重量级的台湾智囊更直言并释出明确讯息,肯定马英九上台以后,对岸让台湾保持23个“邦交国”,有些国家想转向与中国大陆建交而遭拒,北京这种善意举动,台湾方面非常“appreciate(肯定)”。

  支持分治深层次发酵

  大陆重量级智囊指出,讨论台湾人的认同问题,目前有两大问题值得警惕。一、国民两党在抗拒统一问题上,某种情况下是趋于合流的;“我们也看到尽管马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使两岸有政治互信,有向前走的动力。但马在拨乱反正,除去李扁去统化路线方面做的很不够。可以做,但各种原因没有做。”

  二、马至今没有提出一套有别于民进党的主流论述,有说服力的两岸关系论述,马两岸关系消极面的核心是不统。“马如果有第二任期,希望在这方面要让更多的人有信任感。马延续一些李扁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支持分治的倾向。这对两岸整合及和平发展的负面影响会在深层次发酵。”(环球网)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