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观察:陈云林初访南台湾 共商经济合作创双赢

2011年03月01日 09: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月下旬的台湾,正是樱花盛开,春雨淅沥的时节。

  在这美丽的春光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首个经贸考察团50多名成员,从2月23日抵台开始经贸之旅。他们搭乘高铁南行,首站高雄,再掉头北上到嘉义市、云林县,然后返台湾北部。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这6天5夜,被当地媒体称之为台湾进入“两岸周”。

  初次探访南台湾

  陈云林之前来过台湾3次,踏足南部的土地却是第一次。此行吸引几百名记者到场采访,阵仗之大,在当地罕见。

  24日上午,在高雄工商企业座谈会上,30多名当地企业家踊跃参会,争相发言。高雄市工业会理事长林保川表示,经贸考察团来到高雄,给我们带来新的商机。经贸团迈出的这一小步,将带给高雄经济发展一大步。

  当天中午,高雄重量级政商人士参加了义联集团举行的欢迎午宴,由于“要角”太多,主桌从17位加到42人,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云(林)、嘉(义)、(台)南是台湾农业、养殖渔业重镇。在嘉义,陈云林及随团大陆企业家与16位中小企业负责人、农渔会总干事等面对面座谈。在云林,他们听取当地20个乡镇的农渔会总干事和企业界代表提出建言。云林农产物流中心总经理苏俊豪建议,希望扩大台湾运输港口,例如嘉义布袋港、台南安平港、云林箔子港等,这样可以直接载运南台湾农渔产品到大陆。苏俊豪还当面请托陈云林,协助在大陆各省市设立台湾珍品馆。过去办展销会能让台湾产品快速与大陆民众接触,但展销会一结束,想买台湾货缺乏一个平台。如果设立珍品馆,展销台湾的五谷杂粮、水畜产、花卉水果等,可快速把台湾农产品行销到大陆。

  听取建议后,陈云林表示回去后将认真与有关部门协商。他强调,两岸是骨肉兄弟,对台湾有利的事情,一定会尽力推动。

  云林欢迎“云林”

  3天的南台湾之行,不仅让陈云林会长一行感受到了南部工商界、农渔业热盼与大陆加强合作的愿望,更亲身体验了台湾南部民众淳朴、热情的浓郁情谊。

  在高雄,陈会长一早下了高铁就召开座谈会,下午参观考察楠梓加工区,在紧张的行程中,当天傍晚还赶到位于高雄大树乡的佛光山参访。这所著名的佛教胜地灯笼高挂,鼓乐响起,年过八旬的星云大师亲率上千名僧众迎接。陈云林频频双手合十,“含着热泪走过了欢迎的人群”。

  在嘉义,陈云林与两年多年前在福建客家土楼巧遇的十几位台湾乡亲重逢。双方互赠土特产、合影留念,陈云林感谢在场乡亲的厚爱,说希望有机会再次在大陆见到他们。

  在云林,县农会特别挂出“云林欢迎陈云林”的标语,座谈会现场和走道、四周大柱子上,都可以看到欢迎海报。为展现诚挚心意,云林县20个农、渔会研发生产的顶级名品全部登场展示:又香又甜的香蕉、高营养价值的黄金米、远近驰名的古坑咖啡,以及有“云黑钻”之称的黑蒜头与黑金刚花生……

  1+1等于11

  就在抵台当天下午举行的“大陆企业来台投资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座谈会”上,有发言者指出,借助大陆市场广大、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要素,还有一些产品的品牌优势,加上台湾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与国际行销经验,两者相加,一加一的结果不是等于2或大于2,而是等于11。此话获得与会者一致认同,还有频密出现的“拼经济,赢世界”短语,成为两岸企业家交流中找到的共同感觉。

  这次随陈云林来台的大陆企业既有供销零售、汽车、观光、航空等传统产业,也有新能源和LED制造等新兴产业。台湾之行有什么收获?多家陆企表示会在台湾加码投资,如华润集团将投资4000万美元做高端医疗技术。爱国者数码科技公司董事长冯军告诉记者,正在洽谈会跟台湾同行合资办公司。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副总裁杨金发告诉记者,准备在台湾中南部县市设立农产品采购中心、分中心,希望与产销班、农民直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

  洪财隆是绿营的青壮派学者,他认为,大陆企业建议在南部设立采购中心,若能落实,直接把资源下放到台湾中南部、农渔民手中,就经济效益而言,更直接也更全面。台湾过去常出现的柳丁、芭乐等当令水果生产过剩、卖价过低的情形,就不会再发生。

  陈云林27日结束访问离开台北前有一番话,点出了此行的主题。他说,通过参访,强烈感受到南台湾乡亲们希望尽快发展经济,希望两岸在经济方面合作共创双赢的强烈愿望。这次参访主要是促进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加强两岸中小企业的合作。今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之年,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和平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而吴伯雄也表示,两岸关系需要小心地维护,在岛内任何一个政策都可能受到质疑和挑战,“我们要理直气壮,让台湾人民体会到和平发展是正确的。”(记者 苏宁 连锦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