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南的陈隆峰,头上有好多头衔,包括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特邀调解员,也是该院唯一一位台商身份的涉台案件特邀调解员、漳浦台商联谊会会长、漳州三丰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而最让陈隆峰感到幸福的是,去年春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漳浦县视察时,他见到了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他作为信件起草人,给胡锦涛总书记写的信收到回音。“这是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商农民们自发组织的,从信寄出后,我们就一直在期盼着总书记的回音。现在的回信,充分说明总书记是真心关心我们这些台湾农民的。”日前,刚回台湾老家过完春节的陈隆峰经过厦门,导报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台籍漳浦人 台商涉台案件调解员第一人
爽朗的笑声、亲切的笑容,见到陈隆峰时,导报记者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略显发福的身材。“我到漳浦23年,23年胖了20多公斤,平均每年胖1公斤,漳浦的好山好水,好养人啊。”说完之后,陈隆峰哈哈大笑起来。
到大陆这么多年,陈隆峰现在常称自己是 “台籍漳浦人”。“我把最好的时光留在了漳浦,在这里拼搏、奋斗,建立自己的事业,一年365天,我有300天是在漳浦度过的。”陈隆峰说。
2009年3月,陈隆峰与其他11位漳浦县涉及对台工作职能的有关负责人,被漳浦县人民法院聘为涉台案件特邀调解员,他是其中唯一一位台商代表。
被聘为特邀调解员后,当年8月,陈隆峰便和其他调解员一起,在漳浦县数百家台资企业中开展 “百家台资企业巡访”活动。“由于一些台商对大陆法律不熟悉,或行为不规范,以往遇到纠纷问题一般找地方政府领导诉求,但随着台商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直走这条路也不是办法,维护台商、台胞合法权益的重任最终落在司法部门身上。”陈隆峰表示,与对簿公堂时翻脸相比,调解是把纠纷矛盾预防在萌芽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好手段,也顺应了中国人“和为贵”的古训。
被欺骗差点轻生 仍坚持努力做事
担任调解员这几年,得益于陈隆峰在漳浦广泛的人脉关系。但其实在早年,特别是1980年代到大陆的台胞还不多的情况下,陈隆峰只身一人,举目无亲,个中滋味,惟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明白。
“刚到大陆的2个月,我差点去跳海。”忆起往事,陈隆峰缓缓道来。1988年9月,当时陈隆峰在台湾经营水产饲料,机缘巧合,到漳浦后,他和一位台胞共同创建了一家公司。由于缺乏经验,陈隆峰也遇上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当时一名员工跟我报告,养虾的水闸门下午换了6块木板,但到凌晨5点多,他又跑来跟我说木板都被偷了。”陈隆峰说,他跟着员工去查看,最后在该员工的休息室床下找到了一大批木板。“我当时有强烈被背叛的感觉,后来许多事情,也都不知道该交代给谁去做了。”
有过这样的一些经历,1989年,陈隆峰自己组建了一家公司,他把好的、优秀的员工找过来,晓之于情,诉之于理,还培养他们,照顾他们,帮员工建房子、找老婆,“到现在20多年了,当初跟着我打拼的一帮兄弟,七八个人,也一直跟着我,真的很不容易。”陈隆峰感慨万千,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情谊,他更珍惜在漳浦的生活,也更无畏地勇往直前。
鲍鱼养殖场不断扩大 建议进一步扩大通路
如今,陈隆峰的鲍鱼养殖已经从古雷扩大到了佛昙、东山和霞美等地,5万个池子每天都能为市场提供超过2万斤的鲍鱼。在30公里外的鲍鱼加工厂,从分拣到取肉到速冻,原本不便长途运输的鲍鱼,也可以远渡重洋销往世界各地,让他的鲍鱼产生更多的附加值。用他的话说,是“让弟兄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对于两岸今后渔业上的合作,陈隆峰也有自己的看法。“水产品有它的季节性、新鲜性,对时间和通路的要求更高。”陈隆峰表示,在水产养殖上,台湾有自己的技术,也培育了许多新品种,而要把这些新品种运送到大陆,则需要更便捷的通路。“是否可以考虑把厦门和台湾视为同一个检验检疫区?这样就能省去中间许多环节,对于两岸水产品的互通往来就更有保障了。”陈隆峰说。(《海峡导报》记者 林江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