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商界人士展望"十二五"期间两岸经济合作

2011年03月14日 15:1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实现的第一个年头,大陆方面在制定五年规划时也首次把两岸关系列为专章加以阐述。这些将给两岸合作带来哪些影响,两岸同胞该如何善用ECFA加"十二五"的双引擎效应?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新华社记者就四个相关话题,采访了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委员、嘉义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蔡武璋和台湾金鼎证券协理邓学人。

  问题一:"十二五"开局之年,台资企业如何随大陆经济转型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蔡武璋:台企应跟上大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大陆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重视品质的阶段,为了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已成为过去。台商也应该重视节能减排。我长期从事农业,在大陆的投资也非常注意植树造林。台湾的农业技术发达,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比如说缩短了生长周期的白杨树,为配合纸浆生产大量种植速生的专用树种,这些都可以移植到大陆,加速绿化进程。

  邓学人:大陆从以外销外贸为主转而鼓励内需,同时"十二五"期间大陆工资水平上调,内部消费趋于旺盛,这就需要台企转换视角,不再把大陆视为制造车间,而是主要的消费市场。未来服务业占大陆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会上升,台湾企业应把握这一机会。目前已有不少企业转向内陆投资,但一味追逐低成本优势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逐步发展高端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抓住开拓服务业的机会。

  问题二:现在大陆的上海、四川、重庆、福建等地都提出"两岸概念",两岸如何合作才能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机,实现有效分工?

  蔡武璋:我在福建仙游和平潭岛、温州苍南县、四川成都都有投资。随着大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内陆省份的运输成本逐步降低,加上土地与劳动力成本比沿海便宜,吸引大量台商投资是意料之中。内陆省份也可以吸引资金,仿照沿海模式发展经济。

  问题三:"十二五"加ECFA成为两岸经济合作双引擎发动机,会带动两岸开辟出哪些新的合作领域,创造出哪些新的合作模式?

  邓学人:更多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将成为趋势。台湾的晶圆代工、半导体、光电、LED(发光二极管)等高科技产业,对大陆资本的政策面都逐渐开放,但是这一开放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陆资赴台金额有限,件数也不多。以后的两岸经济合作将不再局限于某一产业,而是由点向面扩展,越来越多的产业会参与其中,形成优势互补。两岸企业间的策略联盟、互相参股已经不少,未来走到企业并购阶段也只是时间问题。

  问题四:类似的合作如何让台湾中小企业以及中南部、中下阶层的民众享受到实惠?

  蔡武璋:由于ECFA规定对多种台湾商品实行关税优惠甚至零关税,不少台湾商界朋友非常期待关税分批调降的到来,一直在为此作准备。此外,两岸在农业上互补之处很多,台湾有技术优势,大陆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有优势,大陆多个省份都希望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两岸来说,农业都是根本大计,"三农"问题值得两岸高度重视,农业合作有助于提升两岸农民生活水平,当然也会惠及台湾南部中下层民众。(记者 李寒芳 许雪毅 查文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