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专家学者:弘扬中华文化须推动全民文化自觉

2011年04月02日 0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介休4月1日电 (记者 黄少华 张恩)多位两岸专家学者1日就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价值认识,对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境遇进行解析,并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为推动传统节日和中华文化复兴发表真知灼见。

  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1日在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山西介休市绵山举行。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融入了民族的精神、道德的准则、终极的价值观和独一无二的审美。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的走向相反应该是本土的、多样的。中国的成千上万知识分子在第一线默默为民族做事,这就是文化人的精神。

  他说,世界上还没其它一个国家为了过节,1亿2千万人非要回家过年,这是真正文化的力量。节日文化主要展现了人之间,以及人和大自然的亲和。文化是人带出去的,只要外国人到唐人街和中国人过一次春节,他就知道中国人所追求的是家庭的团圆、和谐,人之间美好的感情,人对人的诚实和忠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形象。

  他提到,节日文化到了今天,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国家的文化自觉必须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社会文明才能进步,但目前很多文化遗产包括节日文化,还停留在政府和专家层面,没有真正进入老百姓生活,这是他很忧虑的。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和文艺评论家王石就节日文化提出“节外三想”:一是中外之想,文化的存在是多元多样并存,而作为文化传统,更具有历史的稳定性,不因改朝换代而变更,也不因社会制度转变而转变,应以一种和谐的、博大的胸襟去看待传统节日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二是古今之想,散繁就简,是历史的选择,留下最重要的东西,一些流俗节日的消亡失传是正常现象,不必费很大力气复制或复古;三是文经之想,不是所有文化现象都有产业性。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许端容从台湾学人的眼光,认为文化是流动和变异,背后动力是民众实际的需要。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则用文化如水,强调对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尊重,认为民族文化现象中蕴含的理念是永恒的,是软实力。所以应该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民族文化遗产要倍加珍惜。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术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则比较了开封清明文化与介休清明文化,认为自从将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节假日以来,以传统文化作为依托的假日经济成为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新的亮点。只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的区域性差别,尊重假日经济开发的客观规律,就能大力促进各地清明假日经济健康发展。

  香港城市大学副院长刘焕仪以《寒食清明习俗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反思》为题发表演讲,认为清明节的意义除了上坟祭祀之外,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但比较烦琐的祭祀仪式和扫墓习俗可以减少,也可现代化,加进寒食概念,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山火机会,和纸张物资浪费,同时饮食力求从简,肠胃可略微休息,为下一代积福。

  台湾高雄市观光休闲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王正光表示,以元宵节台湾四大节庆活动“南蜂炮北天灯东寒单西旁龙”为例,指出其意义在于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保存与发扬传统及地方文化,使广大的人民欣赏到文化的内涵;节庆活动过程贯穿了社会教育活动意义,促进了人际沟通,加强了族群融合;有计划引导各地多彩多姿的节庆活动,提升其内容与品位,并配合全方位观光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可以创造丰富的区域性特色,强化观光形象等。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和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曾正宗分别主持了研讨会的上下半场。他们认为,专家学者们以谨慎的学识和对社会文化的负责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在广阔视野里多角度多层次论述了对于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文化保护与弘扬的深刻思考,学术话题广泛。(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