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百年校庆 清华两岸一家亲

2011年04月23日 1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4月22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内,一面通过图片影像展现学院发展历程的巨大展板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返校学子。4月24日是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日,这一天通常也被称为“校友返校日”。清华将陆续举办19项大型活动庆祝建校百年。中新社发 陆欣 摄  


 

视频:台湾清华大学陈力俊:携手续写下一百年精彩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新竹4月23日电 题:百年校庆 清华两岸一家亲

  中新社记者 路梅

  谈起两岸的清华大学,不论是新竹清华的校长,还是北京清华的校长,甚至是彼此的交换学生,提起最多的词就是“同根同源”。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中新社记者走进新竹清华大学,感受着同一个名字下两所学校的亲缘。

  即便是第一次来到新竹清华,北京的清华人也不会感到陌生。相同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同的宿舍名“明斋”、“静斋”,相同的标志性紫色;甚至在几栋教学楼之间,还矗立着仿制北京清华的“二校门”。两岸的清华人相见,也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率队前来参加新竹清华创校百年暨在台建校55周年庆祝大会的北京清华大学副校长程建平觉得,自己“就是来走亲戚的”。通过两校之间十多年的频繁交流,他在新竹清华已有很多老朋友。坐在原子科学院的办公室里,这些老朋友们轻松地喝着咖啡拉家常。

  校园里,来自北京清华的交换学生李佳聪和王宇翔,与台湾同学谈论两校共同的历史,一起为校庆活动出谋划策,也关注着北京清华的校庆活动。虽然只来了2个月,但他们与这里的环境已浑然一体。

  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学校可以像清华在两岸这样,血脉相连,竞合又互补。从交换学生、学者互访,到建立联合实验室,十多年来两校的交流由浅入深,纳米技术、能源科技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更将让两校的科研水平再上层楼,“1加1的效果将远大于2。”

  新竹清华此次校庆的口号是“五五百大进”,表达的是在台建校55周年之际决心跻身世界百所名校行列的愿景。“其实已经不远了,”陈力俊说,2010年泰晤士报的世界大学排名,新竹清华名列107,“如果两岸清华携手合作,早日共进世界高校前20名都很有机会。”

  谈到合作,陈力俊直叹台湾当局对大陆学生来台就学“限制太多,绑手绑脚”,甚至两校已签署的双联学位共识,也因此迟迟无法真正实施。对于今年可以招收10名大陆研究生,陈力俊坦言“太少”,看好大陆优秀学生的他,希望每年能招收100名——每个系所至少2名,且已有企业愿提供专门面向大陆学生的全额奖学金。

  陈力俊说,北京清华在大陆是个如雷贯耳的品牌,各地校友对于母校也有很强的向心力。两校的双联学位对台湾学生也将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经过两校优质教育的学生,将来前途“将不可限量”,“两岸清华亲如一家,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份感情纽带。”

  百年校庆,新竹清华赠予北京清华一尊腾飞的琉璃双龙,寓意两校携手共创辉煌;北京清华则回赠孔子雕塑一尊,与新竹清华共勉传承中华文化。

  程建平说,在经济崛起的新时代,中国要从人才大国走向人才强国,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两岸的清华,也都在朝着综合性大学的多元化方向迈进。

  陈力俊更指出,两岸清华都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如今面对人类发展所遇到的种种严峻挑战,为寻求解决方式而贡献力量是两岸清华人共同的责任。在建校百年之际,希望两校能携手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再攀高峰。(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