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新竹清华大学校长:两岸清华携手迈向世界顶尖大学

2011年04月25日 10:35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4日是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值此百年华诞之际,记者专访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

  记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的校训,清华精神在台湾是否也是一脉相承?

  陈力俊:清华是由美国庚子赔款设立的,这是国耻,所以清华大学天生就背负着历史的重担。梅贻琦在北京清华做了18年校长,又到台湾新竹清华做了6年校长。新竹清华大学的头5位校长都是清华的校友。到现在新竹清华的昆明湖、蒙民伟楼等等都是延续大陆的用名。我们有相同的校训、校歌、校徽,“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所以新竹清华和北京清华的精神始终是一脉相承,根深蒂固的。

  记者:清华大学在台湾的发展情况如何?

  陈力俊: 一个大学的伟大归根结底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清华大学自成立以来就是众星璀璨。李远哲在新竹清华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最后拿到诺贝尔化学奖。在台湾,“中研院”院士是一个学者的最高荣誉,清华也是全台拥有最多院士的大学。据2010年英国《泰晤士报》教育特刊的世界大学排名,新竹清华大学名列第107名,超越台湾大学,为台湾之最。希望将来两岸能够一起努力,携手向世界前20名大学迈进。

  记者:能否比较一下两岸清华学子的异同。

  陈力俊:两岸清华发展轨迹不同,自然有一些差异。北京清华的学生很像我们20年前的学生,很用功,精力大部分放在专业的研讨上。台湾学生上课不太喜欢问问题,大陆学生勤于提问。不过,台湾鼓励多元思考,学生在课外活泼很多。

  记者 :目前两岸清华的交流情况如何?

  陈力俊:两校互为表里,互相沾光,所以我很期待能有深入的合作交流。去年我去过两次北京清华,两校更进一步达成“建立两岸清华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等共识。我还在构想,将来能够联合运用两岸的师资,成立两岸共同研究院。

  记者:新竹清华一直在提倡“全人教育”,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教育理念?

  陈力俊:我始终强调一个观点,斤斤计较分数是不值得的。能考进清华的学生资质都很好,很多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90分不够还要考95分,但这五分要花的时间可能要多一倍,不值得。我们回头看这么多年来的学生,成绩特别好的最后表现平平。以我曾就读的材料系为例,从1976年至今出过35个全校第一,但其中真正出类拔萃的非常少。反而是第十名左右的日后表现出众。所以我们就把评分改成ABC等级,希望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不必强求把细节全部掌握。

  另外,我们还成立了两个书院。厚德书院注重社会关怀,有导师帮助学生做职业生涯探索,让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进入社会。载物书院则侧重跨领域学习。

  记者:最后,为母校百岁生日送上几句祝福吧。

  陈力俊:我从小生长在新竹,自1958年起就是新竹清华的邻居,初、高中六年期间上学放学都穿过清华校园,在清华连续任教超过30年,与清华结缘深厚,个人如果有一点小成就的话,都是清华大学所赐。一个五十年前在梅校长灵堂鞠躬致敬的高中生,何其有幸担任百年华诞之新竹清华的校长。我当竭尽全力,念兹在兹,把握历史契机,贡献所长,打造清华为华人首学,及早迈入世界顶尖大学之林。(记者 陈梦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