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广西主席马飚就加强与台湾合作提六项建议

2011年04月25日 1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花莲4月25日电(记者 林艳华)2011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4月25日下午在台湾花莲县开幕,花莲县县长傅崐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等出席论坛,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论坛上致辞,就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文化合作提出六项建议。

  据悉,2009年,马飚率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到台湾,成为大陆第一个访台的正省级地方官员。2010年,广西书记郭声琨率团来到台湾,专程访问花莲,取得了圆满成功。

  马飚在论坛上说,两年多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桂台交流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双方贸易高速增长。2010年广西与台湾贸易总额比2009年增长58.3%,其中广西对台进口增长71.9%。二是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广西新增台资项目57个,实际到位台资增长60%。截至2010年底,广西累计批准台商投资1333项,合同台资51.72亿美元,实际到位31.56亿美元,居大陆西部各省区前列。三是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光宝、九兴、富士康、台泥、麦斯鞋业、统一等一批新的重大台资项目得到落实,一批台资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四是旅游合作实现新突破。2010年台湾同胞到广西的游客5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4%。广西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增长了3倍。桂林市成为台湾同胞到大陆旅游的游客人数第二大城市。五是多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桂台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的成效。

  马飚称,广西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已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在新的时期,我们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良好机遇,深化桂台交流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商机无限。为了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层次、更高的水平推进桂台经贸文化合作,为了共享机遇,共应挑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已签署的协议。近几年来,桂台在各个领域签订了一系列交流合作备忘录。建议双方进一步加大协议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对协议落实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积极磋商,及时妥善解决,让协议全面落到实处。广西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已制定的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台资企业在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和水平。建议双方继续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规模,特别是合作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合作开发利用东盟的资源和市场,使两地在农业、电子信息、重化工业、新能源、金融、物流、旅游、医药和高科技产业等合作项目快速推进,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建议双方共同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的知名文化品牌,增进两地同胞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共同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第四,进一步推进基层和民众交流。建议积极推动和支持桂台县市之间、乡镇之间的交流,开展两地农民、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等各个界别、各个领域的民众交流,大家常走动、多往来,增进相互了解与感情,为深化交流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第五,进一步推进交流合作制度化、常态化。建议双方进一步完善机制,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建立新型的交流合作模式,鼓励双方在各个领域建立长期稳定、多样灵活、特色鲜明的交流合作新机制,实现交流合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第六,进一步深化广西与花莲的交流合作。广西与花莲有很多相近互补的地方。建议双方进一步密切往来,在农业、海洋、渔业、旅游、文化等产业加深合作,共同为两地民众谋福祉。

  马飚表示,为了进一步增进广西与花莲的了解和友谊,从今年起,广西连续3年,每年邀请花莲县10批每批100人共1000人到广西参观访问,其中邀请100名少数民族儿童、100名农民、100名教师、100名少数民族代表、100名客家乡亲、100名青少年、100名妇女、100名乡村里长、100名文学艺术体育工作者、100名其他各界代表来桂参观交流。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