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台湾准备好了吗

2011年06月11日 08: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台湾准备好了吗
    图为台湾观光的新LOGO,包含小吃美食、生态花卉、原住民文化、台北101、茶艺等台湾观光元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游即将正式启动。记者从北京、上海的旅行社了解到,大陆游客对台湾个人游的关注度颇高。北京中青旅较早前就在网站上挂出了“排队去台湾个人游”,游客预订火爆。值此重要时机,人们很想知道,台湾旅游业是否已经做好迎接大陆游客个人游的准备。为此,本报独家专访了台旅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杨瑞宗。

  和赴台团队游相比,个人游是根据游客个人的喜好安排行程,因此自由程度更高,旅行更加偏向深度体验。杨瑞宗表示,大陆游客到台湾个人游不仅要看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这些自然的好山好水,更要感受台湾的好人情。杨瑞宗建议游客,行程安排可以以台北、高雄、台中等其中一个大都会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一早出发乘坐火车、捷运或巴士到达一两个目的地,晚上再回到都市,既方便又经济。

  据杨瑞宗介绍,目前台湾业界针对大陆游客个人游推出了18条大城小镇旅游路线,分为北、中、南、东4大区域。比如,台湾北部以台北为中心,有木栅—信义、平溪—东区、龙山寺—迪化街—西门町、金瓜石—九份—基隆、大溪—石门—中坜、六福村—关西—城隍庙这6条不同风格的线路。通过串联大城和小镇的方式,把台湾最值得造访的景致收入其中。

  杨瑞宗特别推荐了两条特色旅游线路。其一为原乡部落之旅,展示了台湾14个原住民族风情。例如,台湾北部主要聚居泰雅族和赛夏族,游客可以游览泰雅民族博物馆、乌来老街、向天湖、赛夏民俗文物馆、八卦力部落、龙山部落、象鼻部落等。已为游客备好的原乡部落之旅手册,详细介绍了各区域各民族的旅游内容、节庆活动,供游客参与的各类工艺坊和工作室,各原住民族的特色民宿,大陆游客可以拿来作为出游指南。

  此外,台湾宗教之旅也颇具特色。台湾平均每一县市有600座寺庙。走入大殿,可见观音、妈祖、关公、孔子、原住民同在供奉之列。宗教信仰衍生出许多独具台湾特色的庙会与节庆,像盐水蜂炮、台东炸寒单爷、北港迎妈祖、台北祭孔大典、中元节抢孤等。游客可以拿着宗教之旅手册,按图索骥,体验台湾复杂而多元的宗教形态。

  杨瑞宗给即将赴台个人游的游客几点提醒:出游前一定要做好准备,自己或通过旅行社预订好机票和酒店;对每天的行程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规划;不要一个人前往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比如偏远山区等,一般来说,公交巴士能达到的地方是安全的。

  7月初,台旅会北京办事处将到北京、上海等开放个人游的试点城市举办发布会,向大陆游客详细说明个人游的相关事宜,并向个人游游客赠送台湾地铁卡。台旅会北京办事处将为大陆游客准备台湾大街小食、自助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自行车旅游、高尔夫旅游、浪漫婚纱旅游等十几种来台不同旅游方式的手册。游客也可以登陆台旅会的简体字网站,查询台湾旅游的最新资讯。

  游客一抵达台湾,将会拿到一张“大陆游客来台旅游联络卡”,上面有台湾的常用电话、紧急联络专线、贴心提醒、交通和消费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最实用的几个内容包括:24小时旅游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在台湾如何拨电话回大陆的详细方法,银联卡在台的使用,计程车免付费叫车服务,台湾景点接驳公车网站,消费纠纷电话等。可以说,一卡在手,游客即可放心游览。

  为避免游客在台湾发生人身安全或是其他意外事件时无法联络到,会要求游客填写“紧急联络卡”,提供24小时都可联络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在台北的旅客服务中心,即将成为跨部门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并启动紧急应变处理机制。

  据介绍,开放个人游之初,每日赴台人数会有配额限制。台湾方面说,这是为了确保旅行的质量。杨瑞宗表示,预计开放个人游半年后,将有9万大陆游客赴台,相比今年确定的大陆赴台游客争取实现235万人次的总数,个人游所占比重还很小,团队游仍是大陆游客赴台的主要形式。对于没有到过台湾的大陆游客,杨瑞宗建议第一次还是团队游,这样会对台湾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今后再去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个人游深度游览。

  台旅会负责人日前在台湾表示,自从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到今年5月底,已有336万大陆游客到达台湾,共为台湾带来1958亿元新台币的收入,由于个人游游客可以在台停留7到15天,消费时间和范围都将延续,因此开放大陆游客个人游后,估计一年可为台湾带来90亿至150亿元新台币的新商机。(记者 赵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