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海峡时评:让青少年在两岸关系中有更重要担当

2011年06月21日 09:27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三届海峡论坛期间,笔者听到这样一件事。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年轻女教师,应厦门一家单位的邀请,做了一场有关科普教育的演讲,很受欢迎。根据惯例,这家单位给了授课费,她怎么也不肯收。她说,海峡论坛邀请了她,才使她有了这个机会,能与厦门民众分享她的科普教育心得,她很快乐。

  台湾学者的这种经历,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三年来两岸民众交流的进步。科普交流一小步,民间交往一大步,增进了解才能积累共识;沟通是银,行动是金,良性互动才有真心互助。

  当前,两岸人员往来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在交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青少年的互动互助上应当有新的提升、大的拓展。从2000年至今,大陆的涉台单位、各级政协组织、高校以及社会群团等,多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台湾青少年到大陆参访、交流、联谊,参与活动的台湾青少年不少于10万人次。但据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统计披露,有相当数量的台湾青少年还没有接触过大陆,不了解大陆,他们对大陆的印象大都来自传媒所传播的信息,这往往会失之偏颇。目前的交流大多还是阿里山日月潭,黄河长城观光式的交流,尚未达到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融合,所以,需要建立形式多样内容务实的两岸青年交流机制。

  怎样巩固、扩大、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成果,着力于青少年应当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两岸的未来属于两岸的青少年,两岸的青少年也将决定两岸的未来。应在保持特色中注重实效,在完善机制中共享成果,重视和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从根本上增强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两岸青少年只有真正体认两岸同文同种同源,才能超越彼此沟通的障碍,真正成为两岸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笔者欣喜地看到,在今年的海峡论坛分设的15项民间社团子论坛上,海峡青年论坛、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等都备受瞩目,有更多的两岸年轻朋友欢聚一堂。尽管他们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不同,却同样朝气蓬勃,同样充满理想与激情。因为不同,两岸年青渴望交流;因为相同,大家沟通起来就会更加亲密。诚如台湾南投市市长许淑华在论坛上所言,两岸青年交流已然成为最热门议题。

  两岸的青年能够走到一起,是因为大家同处在一个时代,接受着同一个时代的召唤!这是一个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的时代,令人振奋又充满挑战。不论是中国的和平崛起,还是两岸的和平发展,作为青年一代,都应当思考共同来做些什么,共同来建构属于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在两岸各界大交流的进程中,两岸青年少历史包袱、多共同语言,理应成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先锋队,理应在深化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中有更加重要的担当。(戎章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