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寮,这惊心动魄的名字属于台北市一条源自清代的老街。而剥名寮的声名鹊起则源自那部惊心动魄的电影《艋舺》。“艋舺”,原指台湾平埔族独木舟和独木舟聚集的地方,当地方言为“Moungar”,当年来台的福建泉州人听到后,就以艋舺汉字的闽南语发音Monga为谐音叫开来。
“一府二鹿三艋舺”,想了解老台北就不能不来“艋舺”,它是台北最早形成的街市,因运河而发展起来的内港,如今属万华区。
漫步万华区,一幅幅民俗画卷徐徐展开——西昌街224巷里聚集着数十家草药店,故名青草巷,夏日里人们喜欢来这里喝一杯清热解毒的青草茶;广州街上的龙山寺香火鼎盛、信徒如潮,门口有老人在卖玉兰花;西园路上排开一家家绣庄、佛具店,还有红红绿绿的传统“嫁妆”店;桂林路57巷和65巷的旧货市场被称为“贼仔市”,谁也搞不清那些货品的来路;华西街一带的巷道弯曲形如人腹凹状,故名“凹月斗仔”,日治时期曾被划入“游廓”(风化区),光复后改名“宝斗里”,1997年台北市政府决议废除公娼,华西街的特种营业从此萧寂,演变出了贩卖台湾小吃的华西街夜市……
2009年我来这里时就想,如果要拍一部旧台湾的电影,在万华区都不怎么需要搭外景,一切都是现成的。果然,那一年导演纽承泽就在这一带拍出了生猛血腥的青春动作片《艋舺》。这部电影所演绎的故事仿如台北城第一线的口述历史,用“艋舺”来命名有一种草根的意味。该片在亚洲华人地区创下极高的票房,夺得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入围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如今,《艋舺》中黑帮角头老大“GETA”的“家”仍原样保留。在它的边上,我找到了剥皮寮的入口。
康定路173巷,剥皮寮老街,许许多多的游客因为《艋舺》而寻到了这里,想重温电影中“和尚”、“蚊子”、“志龙”等年轻小混混奔突于黑帮血雨腥风中的场景。老街里的小面摊、钟表行、美发店以及墙上的海报、招牌等都成了影迷们追捧的景点。不过,即便不依附于这部电影,剥皮寮老街本身就有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清代,它曾是艋舺通往古亭、文山的古道,台北盆地东南一带的物产运往艋舺的必经之地,其繁荣昌盛势所必然。
走进长三四百米,宽约三米的老街,只见两边排开一二层高的砖木结构房屋,深褐的木门、木窗镶嵌在黑瓦覆顶的红砖墙上,红砖圆拱、横带、山头、凸柱、女儿墙、绿釉镂空花砖……处处可见传统建筑的构件,清代街屋、日式洋房、闽派骑廊建筑鳞次栉比,年代横跨清朝、日治、民国,街内茶馆、表店、私塾、米铺、浴室、理发店、照相馆、旅馆、医院、报馆等一应俱全,长寿号茶桌仔、秀英茶室、日祥旅社、宋协兴米号、怀安医院、太阳制本所等一系列老字号让人瞥见它昔日的繁荣。在老店屋内,户户都有陈年旧事,事事都关乎艋舺历史,令人回味悠长。
时光荏苒,时事更迭。日治时期实施街区改正,重新订定都市规划,目前的广州街取代剥皮窠成为主干道,老街逐渐没落沦为后街小巷。至本世纪初,老街已残缺倾颓,几近风烛残年。所幸当地政府对其加以保护性修复,并辟为旅游文化街区,使剥皮寮重现生命活力,再现历史风韵。在黑帮老大“GETA家”隔壁,是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那里有图文并茂的剥皮寮介绍。游完老街,我心中揣了个疑问——剥皮寮为什么取了个这么惊心动魄的名字?然而在从字面介绍上却无从索解,于是便去请教乡土教育中心的指导员骆金威先生。他的解释让我松了一口气,原来剥皮寮的“剥皮”绝不是剥人皮,而是剥树皮。清朝,从福建福州运往台湾的木材运抵艋舺后,要先在此地搭建的工棚(寮)里剥去树皮,再输往各地深加工。清嘉庆四年,初见此地名为“福皮寮”。清道光年间直至清末,老街被称为“福地寮街”。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则称为“北皮寮街”,由于北皮寮的闽南话发音与剥皮寮相近,二战后才出现俗称的“剥皮寮”。
历经沧海桑田的剥皮寮不仅镌刻了昔日艋舺的繁华印迹,代表着台北城发展的起点,也是福建人跨海入台落脚创业的始发站,它已成为闽台人民共同记忆的文化场域。(记者 林娟 文/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