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超高房价、贫富差距 细述那些光鲜台湾的背后(图)(2)

2011年07月19日 10: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超高房价、贫富差距细述那些光鲜台湾的背后(图)(2)
台北市民吃不消高房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高房价令百姓头疼

  高房价与求职难,加上人口众多、交通拥堵,令一些人在台北“活不下去”

  若要问台湾民众现在最大的民怨是什么?10个人中,大概有7个人会答“高房价”。根据去年年底台湾一家地产中介业进行的调查发现,台北市去年的房价与民众收入比一举突破10倍大关。排在其后的依次是新北市(7.89倍)、桃园、新竹县市(6.67倍),以及大台南、大台中和大高雄(≥6.44倍)。

  这六大区域的民众绝大多数认为,房价“不合理”。而“抗议者”中除了普通百姓,更不少政客、高官。其中,就连掌握4000亿美金外汇储备的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也是“苦主”之一。这被外界认为是促成彭淮南决定今年祭出拉高利率、紧缩银行房贷银根、提高头期款额度至3成,甚至间接促成台湾当局颁布“奢侈税”的背景因素。

  “央行”总裁也买不起房

  在台民众心中,从“央行”基层干到顶峰,已经当了12年总裁的彭淮南一直是一位勤政廉洁、奉公守法的优秀公务员模范。多年以来,他除了除夕夜之外,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报到,以便随时掌握瞬息多变的财经信息。

  根据台当局每年公布的政府预算及官员薪资,彭淮南月薪新台币18万元,存款近700万元。但他目前居住的地方,却是一个位于台北市区内,没电梯、也没公共设施的160平米的老旧公寓。

  去年,因儿子决定带妻儿回台工作定居,现有的公寓根本容不下三代同堂。因此,彭淮南才被迫在繁忙的公务中,抽空去寻找第二套房。

  但没想到,从台北市中心看到近郊,越问房价,越让他感到不安和挫折。他发现,自己和在金融业工作的太太努力一辈子,竟然还买不起台北一套能够共享三代天伦之乐的新房子。

  不只是彭淮南,连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子、现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去年也语出惊人:“现在台湾(指台北)房价很高,谁买得起?连我也买不起”。王文渊还进一步强调,“台北房价高得离谱,就算有钱,花这样的钱也不值得。”

  大台北地区房价最高

  客观而论,台湾房价涨势最凶猛的,主要是在大台北地区(台北市、新北市)。至于其他城市的房价,除了特定部分区域外,涨幅仍然稳定。不过作为台湾“第一大城”,台北和新北的房价让不少中产阶级叫苦连天。

  以台北市为例,其面积近300平方公里,无论是居住或工作,每天聚集的人数超过400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7%。人口如此稠密,地皮金贵,房价自然居高不下。此外,马英九上台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台湾经济开始一定程度的复苏。热钱、外资、台商资金不断涌入台湾,又促涨了这里的房价。

  台北市的住宅究竟有多贵?以市区为例,屋龄1年内的新房子其售价每平米约合5万元人民币,甚至有某些标榜所谓“豪宅”的特定建案项目,金额高达每平米14万元人民币以上。这样的“天价”,即便对人均年收入已逾2万美元的台北居民而言,也必定“高攀不起”。

  而如此惊人的房价,至今仍在“进步”中。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大台北地区,从2009年到2011年第一季,房价已经飙涨28.5%。同时,亚洲8大国际城市的房价,台北排名第五,仅次于香港、东京、新加坡和首尔。

  台版楼市调控组合拳

  买不起房,自然也不敢结婚,高房价引发的社会问题一连串。

  为此,今年4月,在国民党、民进党难得的大团结下,台当局不惜下重手治理,通过了“奢侈税”,并于今年6月正式实施。除了对法令中锁定的高价汽车、重型机车、私人飞机及游艇外,当局主要目的就是“打高房价”。其中一项“杀手锏”是对没有实质居住、并在两年内转手卖出房产者,课以一次性10%到15%的税额。

  已体验“民间疾苦”的彭淮南,还下令收紧地产开发商的余屋贷款。台当局还提出了“社会住宅”(类似大陆公租房)、“合宜住宅”(类似大陆经适房)等一整套新住宅设施方案。希望从源头上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

  这些重拳调控方案颁布后,民众和地产市场也在密切观望。目前,非自用住宅、两年内新成屋受影响最大,交易量缩减最多。根据统计,大台北地区屋龄两年内的新成屋,成交量减少至奢侈税前的1/3。但在价格方面,奢侈税实施后的大台北地区的房价,仍有些“不给力”。台湾《住展杂志》上个月公布最新的新屋与预售屋房价显示,台北市2月平均成交价为每平米4.98万元人民币,目前平均成交行情为每平米5.2万元人民币,奢侈税后房价比政策上路前上扬了4.7%,同时刷新台北市平均房价新高点。

  花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分析师郑贞茂表示,台湾的房价可能因新措施调整15%到20%左右,但这种调整对一般人买得起房子效果有限。(作者系台湾媒体人)

  教育:上大学也要“拼爹”

  有钱学生多数就读学费便宜的公立大学,穷学生却大多聚集在学费昂贵的私立大学,并因此不得不申请贷款

  午后的台北街头,倚着奔驰车门的六年级学生小夫面露疲态:结束学校课业后,他还得往返补习班、才艺教室之间,周末还需接受家教辅导,“整周都在学习”。与此同时,和外公、外婆相依为命的台东县鹿野国中生彩薇,必须和姐姐轮流煮晚饭,农忙时还得采咖啡豆贴补家用,一斤工资是18元(新台币,下同)。彩薇自言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刚为毕业旅行攒足了费用。

  富学生、穷学生,两种生活境况虽各有甘苦,但背后展现的图景眼下已成为台湾教育最迫切的课题:每年秋天,将近30万名孩子欢欢喜喜进入小学,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为九年后的升学考试作准备;但这当中每年至少有3万人,会因家庭经济状况、城乡落差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才踏入校园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富家庭:2000万培养一个台大生

  以台湾最著名的高校台湾大学为例。虽然台大是公立大学,学费相对便宜,但殊不知,能上台大的学生几乎可以说是用钱“堆”出来的。

  这与台湾15年前启动的教育改革密切相关。过去,台湾实行大学联考制度,“一试定终身”,这被认为是台湾教育病态的根源。1994年,由数个民间团体推动“410教育改造运动”,逐渐改变了其后的大学入学方式。目前,台湾高校入学考共有两种考试成绩,包括学科能力测验(高三上学期期末、约每年1月举办),以及指定科目考试(7月举办)作为入学申请依据,此为“一试变多试”。入学管道则包括“推荐甄选入学”(以学测成绩申请),“考试分发入学”(以指考成绩申请),另外还有独立招生的“繁星计划”,也做到了所谓的“多元”。

  不可否认的是,多元入学在最大程度上照顾了多数人的利益。例如:拥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透过“推荐甄选入学”进入合适的大学科系就读;各学校和科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特色,筛选适合的学生来就读;“繁星计划”则是照顾到偏远乡镇的优秀学生;而一般考生也可选择“考试分发”入学。

  然而,所谓的才艺和高分,却跟家长能提供的资源直接挂钩。

  今年18岁、刚要上大学的小玲就是享受父母能提供众多资源的考生代表。她5岁起学钢琴,一个月至少1万元的学琴费用,造就她的音乐素养;每年寒暑假出国旅游,一次动辄10万元的旅费培养她的国际视野;此外,还请了英国籍的老师当她的家教老师。毫不夸张地说,小玲的成长过程,无异于一次漫长的抛钱历程。

  台湾杂志《天下》曾计算过,在台湾养一个小孩到20岁成年为止,普通家庭至少要花费300万元,但平均估算能上台大的学生,他们平均的成长教育费用至少2000万元。相形之下,台湾平均月薪收入水平不过4万元左右。

  在新竹县义务为原住民小孩补习的曾修嫦老师直言:“来这里上课的孩子,有的刚进来时英文考不到十分,总分只有三四十分的比比皆是,很多人初中毕业,连英文26个字母都还不会,这怎么跟人家比?”

  穷孩子:学费贷款12年才还清

  于是,在台湾教育界呈现出这样一种“怪现象”:有钱学生反而大多数考上学费便宜的公立大学,但穷学生大多聚集在学费昂贵的私立大学,并因此不得不申请贷款。

  去年《中国时报》发现,对很多申请就学贷款的学生而言,35岁以前一直得做的事情就是“还债”。

  现在东吴大学研究所就读的李小姐抱怨道,自己还没有开始研究所学业前,光是大学学贷就有60万元,要花12年才能偿还完毕。若再加上家中两位妹妹的学贷,全家负债已超过百万元,真可谓“不可承受之重”。李小姐表示,全家人都一直努力想要过好一点的生活,但即使所有的小孩都受了高等教育,生活只是更艰辛、更痛苦,未来的希望不知在哪里?

  对此,长期关怀教育议题的台湾前暨南大学教授李家同认为,教育上的“贫富”差别根源在于社会本身贫富差距扩大,加之教改方向偏差,导致问题愈来愈严重。他甚至批评“教育部”许多政策,都是由优势学生家长所主导,忽略了弱势家庭及孩子的需要,以致产生许多教改乱象。

  15年前,教改运动曾经勾勒未来学童的图像:“不再背着沉重书包,毕业拥有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成长…等可以带着走的十大基本能力。”但事实是,15年后,减轻入学难度、增加入学管道,反倒造成大学生素质低落、学历贬值、就业困难,且穷者愈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