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一艘永远无法靠岸的船舶。1949年1月27日,在那个纷乱离散的小年夜,新旧时代更迭的最后时刻,搭载着超过千人的达官显要、商贾、军人及其眷属等,消失在从上海驶向台湾基隆的茫茫海域中。
张典婉的养母司马秀媛在沉船前一个月,同样搭乘太平轮抵达台湾。这使得太平轮的故事,自打她记事起,就被养母不厌其烦地复述,深深烙在记忆深处。而这样故事的结尾通常是“还好我没坐那班船”之类。午后的留声机、咖啡、奶油、旗袍曾经是上海富家小姐的养母,后来在台湾苗栗乡下生活大半辈子,依旧不改旧有的习惯。
2000年,养母去世。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张典婉发现了记事本、老上海的身份证和一个永远也无法拨通的电话号码簿,自此开始领会到,“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上海,纪念一种失去了的生活”。日前,在福州举行《太平轮一九四九》新书发布会现场,已是台湾资深媒体人、台湾《联合报》报道文学奖得主的张典婉表示,从那时起她就“想写家族史,写客家父亲和上海母亲的故事,故事里有一艘太平轮”。
2004年,张典婉受香港凤凰卫视相邀,合作采制纪录片《寻找太平轮》。从当时的《中央日报》、《新生报》刊载大量的寻人启事着手,在两岸三地遍访幸存者和遗属。“上海档案馆里的陈年旧档,翻开都布满了灰尘”,最让张典婉感到困扰的,不仅是那个特殊年代所导致资料严重缺失,更是在采访过程中的漫长寻找和等待。
“最残忍的是,每一次采访如同在受访者伤口撒盐。有些人提供了线索,再联络,却像断了线的风筝,有些人勃然大怒,用力甩上大门,或在电话那头,冷冷地挂上话筒……”在新书的序言中,张典婉历数采访中的种种困境,数年下来像“修行”一样,坚持拼凑这些记忆的碎片,还原那段历史来不及陈述的空白。
福州籍生还者叶伦明老人,用自己的方式——长跑,纪念那些罹难的朋友;时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的吴伯超,因与三副熟识,登上了船票售罄的太平轮;家中世代经商,父亲在海难中过世后,国际知名刑事案鉴识专家李昌钰走上了原本没想过的刑事案鉴识这条路;海难前抵台,在太平轮上呱呱落地并因此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杨太平……
在《太平轮一九四九》中,张典婉将目光对准小人物的故事,追忆那个两百多万人流离台湾的特殊历史。“这是大时代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张典婉说印象最深的是采访母亲在太平轮上辞世的黄似兰,“在澳门采访时一起哭了三天”,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际遇,“而每个人的生命及家族故事,因着太平轮,见证了历史”。
新书在岛内出版后,张典婉将版税全数捐出,以供2010年海祭活动经费,她表示大陆简体字版本的收益也将用于推动太平轮纪念协会的经费,作为对那个年代将台湾当作新故乡的人们的追思,希望两岸和解共生,一同迈向太平愿景。 记者 朱力南 实习生 潘婷(文章部分资料选自张典婉作品《太平轮一九四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