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澎湖:儿时的外婆澎湖湾和风行的夜钓小管

2011年09月19日 10:4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澎湖:儿时的外婆澎湖湾和风行的夜钓小管
澎湖跨海大桥:1970年建成,桥全长5541米。摄影:郭亚飞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澎湖,这个名字似乎与我一起长大,是我儿时的记忆。我从没来过这个地方,但就是感觉澎湖的名字十分地亲切,就是因为那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吧——外婆的澎湖湾,让儿时的我一时分不清外婆和澎湖湾是什么关系,却深深记住了澎湖:“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8月中旬,由台旅会北京办事处率团的大陆媒体个人游参访团来到了澎湖,亲身体验澎湖湾的美丽风景。

  澎湖是台湾唯一的岛县,犹如一串明珠,洒落在台湾海峡当中。阳光、沙滩、碧海、蓝天,以及天造地设的玄武岩、古朴的聚落,神秘的澎湖,毫无保留地尽情向游客展示着澎湖之美。

  张雨生的家 近看外婆澎湖湾

  在“外婆的澎湖”湾边上,有一个被称为“金龙头眷村”的没落村庄。张雨生、潘安邦等多位艺人都在这个眷村出生、成长。村子里设有张雨生馆和潘安邦馆,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红遍大街小巷,这里也就成了公认的“外婆的澎湖”所在地。

  我们走进了张雨生故事馆。雨生的家就在这里,据说他直到9岁后才离开村,他童年的足迹都留在馆里。因澎湖是一个很少下雨的地方,可在1966年6月上旬,澎湖破纪录地一连下了7天7夜的雨,于是,原本打算取名为“澎生”被父亲正式改为“雨生”。

  如今,澎湖县政府拨出450万新台币将馆修葺一新,供游客追思这位华语乐坛的音乐王子。

  外婆的澎湖湾故事馆,就挨着张雨生故事馆。《外婆的澎湖湾》演唱者潘安邦与他的音乐如何走红,我们都可以在馆里慢慢体会。

  从馆里走出来,外婆与孩提时的潘安邦雕像面朝大海、面朝澎湖湾,这个温馨的画面,令人暖意融融。这是外婆的澎湖湾,潘安邦的澎湖湾,也是所有华人记忆的澎湖湾。

  夜钓小管

  夜钓小管,是澎湖招牌性的海上休闲项目,是游客到这旅游最有趣的夜间活动。每年盛夏是钓小管最热闹的时候,夏夜的马公外海,一艘艘点起超亮集渔灯的游艇,在海上形成非常特殊的灯海美景,为澎湖最特殊的季节景致。生意最好的小管船,据说游客要排队一个星期才能上得去。

  小管是什么?在此之前记者也没概念,原来就是小鱿鱼,在澎湖当地叫“小管”。早上我们坐上福大兴8号传统渔船,澎湖湾的夜钓小管之旅开始了。

  钓小管和一般钓鱼不同,钓钩上完全不用饵,靠的是外翻如花朵般的鱼钩来钩住小管。我们人手一竿,一边守着鱼儿上钩,一边唱起《外婆的澎湖湾》《兰花草》等经典歌曲,陶醉在浪漫的海上夜色中。

  船上开着的夜灯,据说是可以把小管吸引过来,光影明灭的海里可以看到小白鱼倏来倏往,但看不到小管……时不时身后传来尖叫声,已经有人钓了一尾小管上来!二三十厘米长短,晶莹剔透微带嫩红,嘴里还会“噗”地喷出一股“黑墨”。

  虽然我们没有钓到小管,但船家会让我们品尝到他们新钓到的新鲜小管,生吃哦,我们用手抓起生鱼片,真鲜!

  鸟屿渔村、古朴聚落

  澎湖岛上物产非常丰富,石斑鱼、龙虾是澎湖的特产,目前,澎湖列岛开发“海上牧场”,使得渔业更加兴旺发达。台湾原汁原味的渔村越来越少,而人口仅1300-1500人的鸟屿渔村是传统标准渔村的典型代表,村民还是以捕鱼为生。

  这里的渔船很多,停满港口。“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艘价值百万新台币的渔船,富饶的海洋资源让人们靠捕鱼为生。”导游阿端说。

  澎湖一到东北季风时节,常常遭强劲风暴袭击,为了遮挡强风,澎湖人便以玄武岩、硓石砌筑宅墙。西屿二崁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也是澎湖保存比较完整的聚落。当我们走进西屿二崁传统聚落时,随处可见的硓石砌筑的老宅在蓝天下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三合院的建筑风格,许多都是百年以上的闽南风格老屋。二崁是台湾第一个传统聚落保存区,也是澎湖县历史建筑十景之一,更是台湾历史建筑百景之一。

  小贴士

  澎湖也称马公,位于台湾海峡海隅,有着64座大大小小的岛屿,统称澎湖列岛。从厦门坐海船行驶40分钟左右,就到了金门岛,再从金门乘小飞机40分钟就到了澎湖列岛。澎湖,最适合好好呆上2、3天,黄昏时可到沙滩戏水。个人游一趟花费6000-8000新台币左右。

  澎湖风情:玄武岩奇石、风柜、沙滩、灯塔、夜钓小管

  除了这些,澎湖跨海大桥、澎湖水族馆、张雨生与潘安邦在澎湖的故事馆、传统聚落都是澎湖极佳的观光胜地。

  澎湖跨海大桥:1970年建成,桥全长5541米,分为陆上新路、海中路堤、桥梁三个部分。陆上新路长达3061米,海中路堤314米,桥梁长达2160米。桥梁计有桥墩74座,桥孔68眼。据称是远东最大的跨海大桥。(记者 郭亚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