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出名的酱油是“西螺酱油”,产自云林县西螺镇。近日,永春县文史工作者在查阅民国《桃源大卿林氏族谱》(“桃源”为永春雅称)时,发现一则与台湾“西螺酱油”相关的珍贵资料,见证了永春与台湾之间的历史渊源。
《桃源大卿林氏族谱》为永春县石鼓镇大卿村林姓族谱,清朝中后期大卿林氏有大批族人迁居赴台,在族谱中多处可见“往台湾”、“卒在台湾”的记载。引人注目的是,谱中记载了其十五世林光潮海的纪实:“年甫舞象,萱堂锦帐空悬……随往西螺任酱店生理,学作调羹用盐梅之道,业已精熟,旋往鹿港极力经营。”(注:“舞象”为古代成童的代称,也指男子15至20岁;“萱堂锦帐空悬”代指丧母;“生理”,闽南语“生意”。)
根据族谱的记载,林光潮海生于清同治丁卯年(公元1867年),其母去世于光绪己卯年(公元1879年),是年林光潮海13岁。林光潮海在母亲去世后不久即东渡台湾,“往西螺任酱店生理”,在“业已精熟”后还前往彰化鹿港拓展经营。
经查阅台湾方面的介绍资料,一般都提到“酿制酱油在西螺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都是笼统的说法,或追溯到所谓“日据时代”(1895—1945年)。而根据永春大卿林氏族谱的记载,可以断定林光潮海往西螺从事酱油酿制的时间是在19世纪80年代,在“日据时代”之前,距今约130年。而且当时他是从学徒做起,说明当时西螺酱油应该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可以说永春大卿林氏族谱是目前所见确证“西螺酱油”上百年历史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
族谱还记载,林光潮海在事业有成后,“坚心持斋食菜”,建菜堂数座,门徒百人,并“往福清县壹是祖堂添油烛香火数次”。林光潮海所信奉的斋教,为台湾民间信仰的流派之一,于清代从大陆传入,主要有龙华派、金幢派、先天派三个系统,福清县壹是堂是龙华派的祖堂。另据1999年台湾《圆光佛学学报》刊文记载,“日治时代知名的斋教人士”许林,“曾拜一林姓,人称‘豆油海’的人为师”。结合族谱记载,可以断定,许林的老师“豆油海”就是以酱油起家的林光潮海(“豆油”即闽南语“酱油”)。
短短的一段族谱记载,不仅见证了台湾“西螺酱油”的百年历史,也体现了永春与台湾两地之间割舍不断的地缘、商缘。(林联勇 颜尧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