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90后台生“登陆”求学:大陆比台湾更多元

2012年01月11日 2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题:90后台生“登陆”求学记

  作者 陈小愿 郑巧

  中国人民大学品园宿舍区的一间寝室里,一件印着四个水墨掌印和“I LOVE 品园”的白色T恤挂在门背后。T恤的主人,来自台湾宜兰的徐华阳正和来自深圳、湖北、河南的舍友,为人生中第一场大学期末考试磨拳擦掌。

  “90后”徐华阳去年9月进入人大法学系,正式开启四年大学生活。他的“登陆”选择,曾被一些朋友质疑,“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陆比台湾更多元,能碰撞出更多东西。”他的决定,得到了在台湾高校教书的父母的支持。

  徐华阳是幸运的。近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台生“登陆”求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受关注。2010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宣布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后,台生赴陆求学持续增长。也是那年开始,台湾高中毕业生学测成绩顶标(考分排名全台前12%),即可免试向大陆123所大学申请入学。2011年,免试条件进一步放宽,排名全台学测前25%的学生,有机会进入205所大陆高校就读。

  去年6月,在台湾刚服完兵役的他开始在北京和天津两地穿梭,参加了8所高校的面试,全部被录取,“像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我都可以进,但因为人大的法学专业比较强,所以我最后选择了人大”。

  徐华阳向记者展示了几本自制的入学申请书,精致的封面、附有生活照的35页简介,全面呈现了他20余年的人生轨迹。

  这是个活泼的青年,喜欢运动与音乐,其中游泳、羽毛球、钢琴、二胡都是他的拿手好戏。14岁时,徐华阳成为台湾CPR(心肺复苏)急救员;18岁时,他考取了台湾水上救生协会救生员证;2008年、2010年他更两度获得“保德信青年志工菁英奖”。申请书还透着一股台湾“小清新”,在家庭简介一栏,他甚至列上了自己的“爱犬”:徐麻吉,2009年生于台湾宜兰。

  “到北京后,我爱上了浏览新闻,”徐华阳觉得大陆媒体报道有更多的国际新闻,“这比较有营养”。

  在人大,他也爱上了买书,“大陆的书真的好便宜。”在他那略显狭窄的书桌上,除《古代法》、《中国法制史》等专业书外,还堆满了《21世纪学习的革命》等“课外书”。

  高中时就曾到英国交换学习过1年,22岁的徐华阳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进入人大后,他跟来自各地的同学交流频繁,参加了很多社团,如羽毛球协会、青少年志愿者协会,延续着自己的爱好。徐华阳还加入了学生会,“虽然目前都在做杂事,但我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

  入学不久,他就恋爱了。“她是香港来的交换生”,聊起女友,徐华阳喜上眉梢,“也是她,让我的大学生活更有意思”。

  徐华阳还有许多大陆好友。1月5日有舍友生日,他和另两位舍友一起请“小寿星”吃饭,“这是我们宿舍的惯例,只有舍友参加,不带其他人”。

  在北京生活3个多月,他尝惯了“又咸又辣又油”的京菜,适应了“干燥寒冷犀利”的北风。进人大之前,徐华阳到过大陆多个地方,新疆和西藏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里的美景在台湾见不到”。秋天北京的落叶让他感叹“时间在流逝”,而台湾一年四季叶子挂满树,“时间好像是静止的”;冬天北京结冰的湖面让他很欢喜,“在台湾,我根本不可能在‘冰’上行走”。

  “其实两岸差异不大,语言也相通”,徐华阳说,有的同学只是把他当作来自南方的朋友,最多认为他“声音比较嗲”。说到这,徐华阳爽朗地大笑起来。“我和各地的朋友聊很多事情,政治的、八卦的,还有未来的打算”。 除MSN外,QQ、人人网等大陆学生常用的聊天工具也装入了他的电脑。

  关于毕业后的去留,徐华阳还没考虑那么多。但作为一个法学专业学生,他已经了解到,台湾居民可以在大陆从事法律工作。2008年来,已有140多名台湾居民获得大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其中20多人已获得大陆律师执业资格。

  不过,台生遇到的选择困境,徐华阳也有耳闻。同样在人大,有位大四的女台生,十来年随在大陆工作的父母奔波于广州、上海、北京就学成长,如今即将毕业,却仍为“要不要回台湾”纠结。

  “比较尴尬的是,人大在大陆挺有名,但台湾人知道的不多”。正在北京一家台资企业实习的这位女生有点无奈。台生在大陆找工作也有困难,“我是台北人,有些企业担心我可能跳槽回家乡。”不过,她认为,“如果回台湾,简历上的实习经历会让我更有竞争力”。

  虽然都还不确定将来在哪发展,但是徐华阳等都认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台生“登陆”,“毕竟大陆市场大,机会比较多”。(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