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人民币离岸中心,台湾能争到手吗?
1月16日香港和英国有关方面宣布,成立私营机构代表组成的合作小组,推动发展香港与伦敦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合作。此前不久,台湾金管会副主委李纪珠表示,支持台湾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构想。
台湾和伦敦都想就人民币离岸业务有一番作为。如今,伦敦俨然得到“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加持。
“努力”的目标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逐步确立之后,伦敦、新加坡和台湾就加入了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角逐。
当时,新加坡有望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消息一度甚嚣尘上。台湾业界按捺不住心情,纷纷呼吁把台湾建成下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列为目标,希望也能参与发展人民币存贷款、贸易融资、发行人民币债券等离岸中心业务。
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向媒体指出,台湾当局应正视人民币崛起,在其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发展香港之后的另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永丰银行董事长邱正雄表示,台湾和大陆的货币性交换虽少,但进出口交易量大,短期内可参与香港的人民币市场,未来自己可以办离岸中心。台湾“国银”高层也向媒体表示,人民币境外商机可期,大家都想分杯羹。
2011年8月14日,台“中央银行”发布《台湾办理人民币业务的说明》,将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列为努力目标”。媒体注意到,这是台金融当局首次正式表达类似的期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努力目标”,显然台当局没有十足的把握,或者说,这个目标尚在计划初期,还只是构想。香港在亚洲地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地位无人能撼,台湾想要再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裴奕根曾对媒体表示,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密切,将形成人民币集聚效果,但恐难成为离岸中心。香港是大陆企业的桥头堡,H股是大陆企业上市首选,这些优势台湾都没有。
利顺金融董事总经理潘振威也不看好在亚洲建立第二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他认为,如果在同一地区再设置清算中心,是一种重复。如今,香港与英国成立合作小组,似乎印证了这种观点。
此外,两岸金融合作尚有诸多环节需要理顺。清算机制这个基本前提就没有解决。目前,台湾和大陆还未签订两岸货币清算协议,人民币和新台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但台湾要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两岸订立清算机制是大前提。2011年两岸多次围绕清算协议进行商谈,但由于涉及内容庞杂且敏感,不如想象中容易,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要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台湾也需要大规模的人民币存款,才能确保“供需”均不虞匮乏。然而,目前两岸贸易采用人民币清算的量并不够多。有研究者指出,主要原因是两岸主要进行产品零部件贸易,支付货币仍然以美元为主。据台湾“央行”公布数据,岛内银行通过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管道,吸收人民币存款,迄今只吸收人民币十余亿元。
未来在哪里?
那么台湾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到底有没有空间?
开南大学财金系助理教授孙效孔撰文指出,台湾也有优势。台湾的环境单纯,不但可以自主调解外汇准备,政府对贸易结算的影响力又强,有良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条件。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台湾对大陆有巨额贸易顺差,2010年已高达410亿美元,可以收入大量人民币;另一方面,岛内对大陆也有巨额直接投资,可以引导人民币的去路,因此台湾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不是空想。
此外,两岸金融合作毕竟已经发轫。货币清算机制虽然尚未建立,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到,未来应“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观察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继贸易、投资、金融产业合作之后,货币面的议题应该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
至于岛内还没有大量人民币存款,有岛内学者指出,台商与大陆有一定程度、以大陆为最终市场的贸易往来采用人民币结算。另外,随着大陆内需市场的崛起,台湾对大陆最终产品出口渐增,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量将可望逐步增加。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岛内金融人士乐观地认为,台湾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
宏观来看,台湾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尝试,也是与大陆磨合沟通金融合作的一环。金融合作事涉敏感,考验两岸的智慧和诚意。岛内当政者应勇于抛弃意识形态束缚,在洽商中更加灵活,弹性。(本报记者 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