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博士谈文创 "霹雳木偶"如何打败"功夫熊猫"

2012年05月23日 09:3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人物名片:杨志弘,现任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曾担任台湾台视、中视、华视等电视公司董事、台北金马国际影展执行委员、美国国际艾美奖亚非区纪录片评委、华语网络传媒榜评委等。

  10年前,台湾提出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6年计划。如今,文创产业已成台湾重要软实力,发展出如年轻粉丝众多的霹雳布袋戏、拥有4000余种文创商品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文创重镇。近日,记者走访了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博士,倾听他关于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经验的精彩观点。

  城市文化氛围培育很重要

  记者:您常说“中国是历史文化大国却也是文化产业弱国”。

  杨志弘:对。我们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可是《功夫熊猫》、《花木兰》这些享誉国际影坛、典型中国元素的动漫电影却是好莱坞拍的。美国人拍花木兰给中国人看,这不是很讽刺吗?这说明我们多文化少产业。产业化就是透过工业生产的流程和方法使文化产品得以与更多人分享。假如文化没有产业就没有大量消费者,容易限于孤芳自赏。今年是大陆提出文化产业概念整整10年。这10年累积了不少成果,至少这个概念已经深入各个阶层,从政府到企业都认同文化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记者:现在许多大城市都在兴建自己的文创产业园,对此您怎么看?

  杨志弘:文化产业园不能比照工业园区来发展,光是搞土地、搞政策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服务产业与之配套。并且,把文创园区盖在郊外,无法直接面对消费者,也没有意义。台北著名的文创园区红楼、华山艺文园区都是在城市最核心的地段,为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而不是让已经功成名就的赖声川们进驻。

  文化创意园区其实不是围墙,不是土地,而是一个城市的氛围。例如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并不是在园区创作,而是咖啡厅。重点是在她所在的城市拥有多元的文化、思维的挑战与互动,形成一个有创意的环境。所以,与其大兴土木搞文创园区,不如把心思花在培养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让它与国际城市接轨,让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全世界发展文创都是如此。

  记者:您认为大陆目前发展文创产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杨志弘:我想大陆现在最紧迫的就是培养创意人才。因为硬件盖起来了,没有人才进驻一切都是空壳。文化产业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首要的是人,其次才是环境。大陆现在的教育花了很多时间在告诉你“你要做什么”、“什么是好工作”,而不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的教育跟西方最本质的不同。所以很多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才开始想我到底要干吗。这完全背离了“行行出状元”的中国传统智慧,导致创意人才的匮乏。未来应该从教育开始抓起,让孩子从小拥有自己的创意梦想,我们的教育就是去协助他实现梦想。

  政府该做些什么

  记者:文化创意其实很多都是从小企业中孕育发展出来的,政府该如何来有效扶持其发展?

  杨志弘:台湾从2002年,提出第一个6年计划。现在台湾有很多服装、工艺设计品走上了国际舞台。政府所做的就是在法律、资金、发行、经销、营运这些方面提供帮助,让企业专心于创意。比如台北市政府就有一个创业基金。如果你要出国进修,到法国学面包,到英国学美容美发,它可以贷款给你一部分,利息很低,前提是你要提供一份详尽的进修计划,回来要切实创业。其实这个贷款总额并不高,可能就十几万新台币,但很多工作室它需要的就是这么多。

  台湾这几年一直在鼓励观光旅游,各县(市)政府都会给来当地拍摄影片的摄制组提供协助。这些摄制组很多就是一个不到10人的工作室,所需缴纳的就是很少的清洁费用。这样不但扶持了小成本制作,也无形中为当地做了宣传。可是,我看到大陆很多地方要借用公共场地的价格都不是初期创业者所能承受的。

  此外,这几年台湾行政部门很用心地打通国际市场。比如DISCOVERY频道要来台湾拍摄自然山水和文化,政府会为其提供补助,但条件就是要求它要和台湾本地的文化公司合作。这样,在合作过程中,台湾企业就能学习到国际最顶尖的文化语言,多元的视野互相激荡,就会打造出一个地方最适合的创意环境。

  记者:您认为大陆年轻人发展创意产业的环境有哪些还有待改良?

  杨志弘:门槛高是个问题。在大陆申请一家公司初期花费大。没有两三万拿不到营业执照。在台湾成立公司流程非常简单。一个月只要花500元人民币请一个财务就可以把公司的账做完,三个月去税务局报账即可。所以大陆很多创意人才要么是依附在大的机构里面,论次计酬,变成高级劳力创意性渐失。要么自己做,但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手续,无法专心经营自己的创意品牌。

  此外,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生产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重要。否则一个创意刚出来就随意被盗用,谁还想去搞创意。模仿别人的东西赚钱快,30岁之后要养家糊口,年轻人可能就不搞创意了。

  传统文化如何转身

  记者:台湾这几年传统艺术融入创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他们的华丽转身都有哪些共同的特质?

  杨志弘:早期农业社会的野台戏,出将入相,唱文言文,年轻人肯定没法接受。现在连西方歌剧都改良了,因为没有人能坐得住四个小时。市场有一个七三法则,就是少于三成新顾客,这家店肯定经营不下去。台湾明华园的戏票现在很难买,要秒杀。它的成功就在于既保留了传统的唱腔,又引入了全新的表现手法。比如引进好莱坞的特技,有现代电影镜头的概念。甚至连真的大象都可以拉进来,而传统戏曲里大象肯定是纸糊的。台湾霹雳布袋戏也一样,它开发了自己的布袋戏电影、网络游戏,甚至还上了美国主流卡通频道CARTON CHANEL。

  莫扎特在他那个年代是反叛小子,因为他的曲风是那个年代的“摇滚乐”,现在他的作品叫古典音乐。上世纪70年代“披头士”的曲子是摇滚乐,现在叫经典音乐。时代在改变,今天的“重金属”,就是未来的古典音乐。文化就是一种生活的形态,你不能要求现代人还在用毛笔写信飞鸽传书。所以我们不要排斥现代的表现手法,科技本身就是一个工具,与人文结合,把文化用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才会有生命力。(陈梦婕)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