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刘忆如不应成为马英九改革“休止符”
刘忆如去职,台湾政坛无论蓝绿都骂成一片,感觉每个人都被重重地踹了一脚。
推证所税,有人觉得她祸害股市,罪恶深重;撂挑子走人,又有人觉得她没有担当,罪加一等;等到她揭开内幕的盖子,让某些“或明或暗”的原因渐渐曝光,更有人觉得她破坏游戏规则,罪不可赦。
作为一名改革者,刘忆如是欠缺了很多应具备的素质,譬如,有政治理想但缺乏去实现的清晰思路,勇于任事却缺乏折冲樽俎的圆融手段,爱惜羽毛但缺乏顾全大局的整体视野。
不过,既然刘忆如已经挂冠而去,我们就没必要再去苛求她什么了,但应更理性地来看待她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或者说“未竟的改革之路”。
刘忆如的离去,实际上已经让台当局未来一长串税制改革,就此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证所税是马英九第二任内,承诺实现“量能课税”的改革指标之一,刘忆如的挫败,连带放大了改革的难度。依据刘忆如一手筹设仍未解体的财政健全小组列出的改革清单,后面还有更为复杂的土地资本利得税等诸多改革。第一炮没打响,后续的改革自然举步维艰。
更重要的是,在马英九的第二任内,想要推动的改革并非仅仅在一个税制领域。马英九要寻求“历史的定位”,想做台湾的 “中兴之主”,就必须大踏步地往前走,没有回头或停步不前的空间。可是,当他一推油电双涨、美牛开放和证所税改革,民调却大幅下降,批评声浪铺天盖地,指责其不注意民意、改革时机不对……刘忆如的折戟沉沙,更让马陷入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困境。
刘忆如走了,可以算一了百了,但马英九还要在这个位置上坐完四年,没有半路下车的权利和自由。正因为如此,没有刘忆如的税改,还要继续走下去,而且还不能偏离轨道、改变信念;出师未捷的改革,也要继续推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面对当前的诸般不利,马英九倒是应该好好沉淀下来,稳住阵脚,认真地总结教训,重新积蓄改革的动能。如果急于亡羊补牢而仓促出手,可能局面反倒愈来愈难以收拾。 (王炜)(《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