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郑成功,两岸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新社厦门6月16日电 题:郑成功,两岸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对于首次回到闽南故土的台湾花莲县信众郑政贤来说,雄伟屹立在厦门鼓浪屿皓月园内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雕像,既似曾相识,更倍感亲切,因为在台湾,也有很多地方留有记载郑成功“驱荷复台”历史功勋的古迹和建筑物。
作为第四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第四届郑成功文化节16日在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的主要基地厦门开幕,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传承与弘扬“郑成功文化”。
郑成功文化,已成为两岸共同的精神财富。从台湾前来参加郑成功文化节,郑政贤目睹在厦门市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举行的郑成功颂典礼后对中新社记者称,来此就有回到家乡的一种感觉,郑成功是两岸共同接受的重要历史人物。
在台湾,追怀郑成功的祠庙和建筑物随处可见。2008年5月,郑成功开台所在地台南市举办第七届“郑成功文化节”时,福建泉州市相赠的一尊郑成功骑马石雕像,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庭园内安座,规模全台最为盛大,亦成为该市新文化地标。
厦门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郑成功在其38年生命旅程中,为收复台湾曾在厦门思明辖区屯兵操练和生活了14年,留下了演武池、操练场等众多历史遗迹,也留下了“博饼”等民间文化。本届活动的承办方厦门市思明区的“思明” 二字,便是郑成功所留。厦门与郑成功结下了极深的历史渊源。
“郑成功在两岸都有其伟大的历史功勋,郑成功文化节使我们更能体会两岸在文化的相通之处。”台南郑成功庙管理人、台南市南安商会会长郑道聪告诉中新社记者,厦门举办郑成功文化节,为两岸敬仰郑成功的广大民众提供了交流平台。
“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道溪表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扬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要更加珍惜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大军2.5万人,战舰400余艘,从厦门思明挥师东征,横跨台湾海峡,驱逐1624年就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在1662年收复祖国宝岛台湾。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对台湾进行初步开发建设,为日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弘扬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使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播扬,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
“300多年来,郑成功披荆斩棘收复台湾、励精图治建设台湾的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两岸华夏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思明区副区长林旭阳如是说。
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厦门市在本届海峡论坛期间举办一场纪念大会,一场郑成功颂典礼,一场书画展览和笔会,一场成功论坛,一场专场演出。其中的书画展览和笔会,两岸30名书画名家与会,现场挥毫泼墨,更有连战、吴伯雄、王金平等台湾名流题词助阵。
厦门还组织“成功之旅”,让大陆民众赴金门感受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成功在思明”活动,则有两岸中小学生现场绘画,表演特技风筝,既为郑成功文化节增光添彩,也在两岸孩子们心里播下郑成功文化的种子。
在郑成功祖籍地福建南安市,福建也将于18日至20日举办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纪念大会、郑成功陵墓拜谒活动、郑成功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在有着独特对台“五缘”优势的福建,两岸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只是郑成功,还有妈祖,关帝,开漳圣王,陈靖姑,保生大帝……这些共有的财富,都将在本届海峡论坛上一一精彩演绎,把两岸同胞和乡亲的心与情系得更紧。(完)
专题:第四届海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