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共铸中华“纸上竞争力”
17日,“第四届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两岸的出版业合作长期以来受人关注,适逢大陆和平崛起,两岸携手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也就成为了两岸出版业交流合作的题中之意。作为海峡论坛重要活动之一的海峡出版业论坛,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四届。提升中华文化“纸上竞争力”的压力与动力,对两岸出版业界而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大。两岸出版业优势互补,堪称天然“盟军”。华文出版要实现“走出去”的目标,两岸携手几乎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6300万的台湾 6731万的大陆
作为两岸出版贸易的实验区,闽台出版物贸易可谓兴盛不衰。但是,大陆出版业要想在“走出去”的策略中走得更远,两岸间的出版贸易显然远远不够。两岸出版贸易除了像闽台间的这种交流外,更需要的是携起手来一致对外,让华文出版扬帆远航。在解释这种携手合作重要性的时候,大陆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列举了一组数字。“2010年,台湾图书出口总额约为6300万美元;而直到2011年,大陆图书出口总额只有6731万美元。”台湾与大陆经济体量悬殊,两岸出版物出口贸易总额却如此相近。台湾出版业“小而强”特色中蕴含的动力,对大陆而言借鉴意义颇大。
两岸出版业各有所需
两岸出版业合作“走出去”的思路一经提出,就得到两岸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个中缘由,除了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的使命与目标外,也与两岸出版业的行业生态颇有关系。在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看来,随着大陆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对台湾出版业可谓危机与转机并存。“大陆目前的出版品种、图书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这个讯息对台湾出版业来说,如果不能借此机会与大陆携手合作,那么台湾出版业反而会提早成为‘出版惨业’。”
不过,面对“小而强”的台湾出版业,大陆出版界也并没有以老大自居。张福海认为,与台湾相比,大陆出版市场以纸本为主,依靠垄断经营的模式无法持久。而台湾出版市场虽然小,但动力强、起步早,人才、经验及理念都有优势。“台湾的不足在于出版企业实力小,在国际市场上议价能力不足。”所幸台湾的劣势刚好为大陆所长,两岸的出版合作在一开始就有了极强的互补性。
数字出版两岸应学韩国
华文出版产业的发展壮大,让两岸携手“走出去”的策略,在数字出版等新兴领域,有了后发先至的优势。台湾艺术大学校长谢顒丞建议,两岸“走出去”不止在内容、版权,也要在渠道方面整合,可借鉴韩国政府经验。据他介绍,韩剧流行的原因,在于韩国政府的高额补贴。“一集韩剧成本如果是500块,韩国政府会再补贴500块。然后每出口一集,政府再补贴500块。”
陈恩泉也建议将目前的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提升为“图书博览会”。他认为,借助这个平台,可以请两岸电子图书、网络图书、电子报纸期刊、网络文学及手机出版等领域的硬件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参与展会,共推两岸数字出版业界的技术嫁接、资源分享与产业融合。
导报记者 燕子
专题:第四届海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