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互动走入“深水区” 学者对谈“政治互信”
7月28日
中新社哈尔滨7月29日电 (记者 刘舒凌)在29日继续于哈尔滨举行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政治互信”是两岸政治学者讨论“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时频频论述的重要议题。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教授认为,今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会谈的重要成果,在于国共两党就“两岸同属一中”产生交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新突破,它比“九二共识”带有更高的意涵。
李义虎指出,促成“两岸同属一中”新共识,是提升两岸政治互信水平的最佳选择。
他说,“两岸同属一中”与“九二共识”相比,是“强共识”。它排除了模糊性,使一个中国框架的内涵清晰化;它可以包容和兼顾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两岸、尤其是台湾方面提出的各种统一(整合)模式及方案;以其指导处理两岸事务拥有较大的空间和余地。
目前,台湾方面既希望两岸间在“国际空间”、“安全顾虑”等方面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又不愿意走进政治协商的过程。对此,李义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看,两岸关系的再发展,所依赖的是解决问题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将转化成一种倒逼机制。届时,“两岸同属一中”将能显示出其打通任督二脉的重要价值。
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赵春山认为,分享经济利益并不必然导致深化两岸互信。
赵春山提出,两岸和解必须运用新思维,在其他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不同领域,建立更多的共同价值,制定更具体的规范,并建立可行的机制。他建议,两岸应沟通“和平发展共同理念”,研商“和平发展行动准则”,以及建立“和平发展保障机制”。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指出,两岸关系经济热、政治冷,学者热、官方冷,大陆热、台湾冷,这“三热三冷”现象目前未改观,但构建长效和平机制的问题难以回避。
他就构建该机制提出若干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深化政治互信,积极探讨两岸现行规定在两岸关系性质定位上的连结”。他具体阐释,两岸双方应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努力寻找共同点,探索出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有效方法。
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内政组顾问周继祥认为,马英九当局应在第二任期就深化互信提出具体规划,以免沦为口号。
他指出,两岸协商互动逐步走入“深水区”,双方有必要强调共通之点、扩大利益共用、善用共同机会、淡化政治分歧,采取堆积木的方法,培养两岸政治互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