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摒弃"台独"史观 导正台湾民众身份认同

2012年09月04日 11: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华广网3日刊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张迎来的评论文章分析台湾民众的“去中国化”趋势。文章指出,台湾民众对身份认定的“去中国化”趋势与“台独”史观有很大的关系。任由“台独”史观泛滥下去,必将贻害无穷。祛除“台独”史观,已经刻不容缓。台湾当局要拿出勇气,还原历史真相,摒弃“台独”史观。

  全文摘编如下:

  自2008年国民党上台“执政”以来,两岸逐步加强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走上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关系也处于1949年后最好的一段时期。但是,有一个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忧虑,那就是台湾的众多民调显示,与之前相比,台湾民众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明显增多,而自认为是“中国人”的则明显减少,也就是说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同并没有随着两岸关系的紧密而增加,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去中国化”趋势。

  笔者认为,台湾民众对身份认定的“去中国化”趋势与“台独”史观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的“台独”史观,虽然没有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但其核心就是“台湾与大陆,你一边,我一边,彼此互不相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台独”势力在岛内的坐大、膨胀,以及“执政”,“台独”史观亦在岛内泛滥。受“台独”史观的影响,当前台湾历史教科书不仅个别词语、用语出现“去中国化”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历史教科书出现了结构性“硬伤”,即先教台湾史、再教中国史、世界史。在这种结构的误导下,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无法体会到台湾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在台湾与中国关系认知上的断裂。给学生造成“一边一史”的印象,这种“一边一史”从本质上来讲与“两国史”、“两个民族史”并无二致。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这种“一边一史”的“台独”史观发展下去,台湾的年轻一代不可能具有中国认同。

  “台独”史观的存在,直接造成台湾民众身份认同的偏差,必须尽快祛除。笔者认为,两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台湾当局要有魄力,摒弃“台独”史观。尊重历史是台湾当局带领台湾人民消除“台独”史观并重塑“中国”观念的根本途径。两岸的政治现状根源于两岸的历史,特别是国共斗争史,因此两岸关系及其核心的政治定位问题只有回到历史的脉络中去找寻答案。尊重历史不是重翻国共恩怨的老账,而是要使心态平和、客观,从而对现状有更清醒的认识。以尊重的心态反思历史,是当前国民党“执政”当局应负的重大责任。台湾当局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史实就是,台湾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本着尊重这一重大历史事实的心态,台湾当局要摒弃“台独”史观,修改历史教科书中“去中国化”的用语,更要调整历史教科书的结构,还原历史真相。

  第二、要扩大两岸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增进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具体而言,可以先从两岸故宫交流做起,例如安排重要的史料文物展览,借着历史文物增进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第三、在适当的时候,两岸可以考虑共修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对于国共内战这段历史可以搁置争议,但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问题上,必须要有鲜明的立场,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任由“台独”史观泛滥下去,必将贻害无穷。祛除“台独”史观,已经刻不容缓。台湾当局要拿出勇气,还原历史真相,摒弃“台独”史观。(张迎来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