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组图:互动交流为两岸青年架起友谊桥梁

2012年11月06日 15:5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组图:互动交流为两岸青年架起友谊桥梁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与台湾学生(左一刘韦亿、右二徐伯淳)在台南大东夜市(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首体大二学生王思琪与参加校外教学活动的全部台湾大学学生合影(中国台湾网 发)

  10月31日,台北的天空依旧飘着小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台湾夏潮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陆青年志愿者交流团结束了为期10天的访台行程。在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台湾青年学生送别大陆学生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印入每一位交流团成员的脑海。

  10月23日晚上,在台湾大学生的热情邀请下,参加2012年大陆青年志愿者赴台交流团的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们在台南府城初次体验了台湾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夜市。夜市面积不大,但小摊林立,人群汇集,相当于大陆每逢节日举办的的集市庙会,是台湾普通民众最钟情的场所,也是大陆游客体验台湾平民文化的极佳地带。这几位台湾学生暑假期间曾经赴大陆进行“一对一”交流,与大陆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台湾学生的推荐下,北交大学生品尝了台南的地道美食,如蚵仔煎、炸鱿鱼、烤虾等,与台湾学生一起体验台湾游戏的魅力,这些游戏与大陆的许多游戏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名称有别,两岸大学生在一起游玩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诸多相同之处,真正认识到了两岸人民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10月27日,参加交流团的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吴桐应台湾中兴大学学生陈秋桦之邀,到她位于台中的家中民宿,与其家人亲切交流,了解了中台湾民众的家庭生活。吴桐在与陈秋桦外公外婆的接触中,得知外公是温州人,而外婆每天早上必在神明厅虔诚地拜祭祖先,从而感受到了到台湾的大陆人对于乡土的留恋。次日,吴桐又到台北同学陈芃君家做客,陈芃君父母用拿手好菜亲切招待来自祖国大陆的客人,席间欢笑言谈,其乐融融。

  “一对一”的点对点交流方式加强了两岸两个特定学生之间的感情,为他们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但这还只是一个起点。“一”是基础,“多”是结果,由一对一发展到一对多,由两个学生的双向交流到两岸青年大交流的繁荣局面,这种“对口”交流方式取得了以点带面聚少为多的效果。这种聚变效应可以由首都体育学院学生王思琪在台湾参与台湾大学学生校外实践的经历中得到充分体现。

  台湾大学化学系二年级学生简韵真是首都体育学院大二学生王思琪的对口交流学生。10月27日,在大陆青年志愿者赴台交流团进行的“走进台湾、体验台湾”分组活动中。应简韵真之邀,王思琪参加了由台湾大学师生组织的台湾东北角生态人文之旅行程,认识了很多台湾大学不同科系的学生,并与台湾大学两位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沟通。通过台湾大学教师的解说,与台大学生一起目睹了不合理开发核电造成的严重后果,深刻体认到核电安全的重要性。

  台大学生都很关心自己的家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希望为了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台湾不要再继续发展核电,而是改用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王思琪表示,她在前几日的台湾行程中,看到了台湾沿海有不少用于发电的风车,看来台湾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真正的清洁能源。王思琪向台湾大学师生介绍说,因应新形势的需要,大陆目前也正在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兴清洁能源,台湾在这方面与大陆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在27、28日进行的“走进台湾、体验台湾”台北自由行活动中,交流团的北京交大团10余名学生在从台湾各地赶来的30多名台湾学生带领下,走遍台北的大街小巷。他们走进九份老街,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他们探访淡水红毛城,了解台湾早期历史风貌。在一路同行中,这群相互本来有些陌生的两岸学生群体俨然成了一个亲密的中华大家庭。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一首《众人划桨开大船》唱出了两岸青年的共同心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今天,两岸青年大学生交流已成为两岸人员密切往来的一个突出亮点。

  去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两岸青年代表时表示,大陆和台湾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青年昭示着未来,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希望两岸青年一代接过发展两岸关系的接力棒,更加踊跃地投身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中国台湾网记者 王文英)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