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年轻化 我会中风吗
中新网11月6日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6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 每个人一生有1/6的机率发生中风。那么哪些人群是中风高危群体,又应如何避免呢?台湾联合新闻网6日刊登一篇《大家健康》杂志的文章解答了这些疑问。
全文摘编如下:
台湾脑中风学会理事、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林子淦表示,“中风是一个预防重于治疗的疾病。只要预防得当,就算父母曾经中风,个人中风的机率也会大幅降低”。
研究发现,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引发中风机率较正常人增加许多。马偕纪念医院淡水院区外科加护病房主任郑圣于分析,高血压、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都有遗传因素,中风和这些因子环环相扣,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就要特别注意自己中风机率比一般人高。
中风往往是突然发生,没有预兆。万一中风后,生活习惯不改善,继续抽烟、喝酒、熬夜,都会增加再次中风的机会,而二度、三度中风,身体机能更难恢复。
林子淦医师说,他有很多病人中风过一次,后来改变生活习惯,定期就诊服药,20、30年下来,病情控制得很好;但也有的人中风后,依然故我地抽烟、喝酒、不控制血压、血糖,再次见面竟然就在急诊室。以下是与中风密切相关的疾病与生活习惯,多些了解、就能及早因应。
高危险群 1
有中风家族史需小心
如果父母有中风的病史,表示先天系统较易出问题,子女罹患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会增高!郑圣于医师表示,若家族有人中风,除了前述三高体质或饮食生活习惯之外,也可能是先天遗传体质造成血管壁比较薄、能承受的压力较小。如果家族有中风病史,个人要特别注意。
高危险群 2
高血压患者拉红色警报
高血压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几乎是引发中风最重要的因素。据“国民健康局”2002~2007年的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风的机率是一般人的2.8倍。
血压正常约是140/90毫米汞柱。医学界发现,高血压会引发中风的机会,若是排除其它危险因子像是抽烟、喝酒等,每升高10个血压毫米汞柱,未来中风的机率会高出30%。因此两位医师建议民众,必须做好健康管理,多注意血压值。
■ 定期量血压,是最简单的把关
郑圣于医师补充,血液循环有一定的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好。血液流动速度过慢,易有血栓;流动过快,对于血管壁刺激过大,可能让脆弱的脑血管破裂。
高血压是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的首要可控制危险因素,约70%的中风个案有高血压,因此要常常量血压,曾经小中风的病人更要定期健康检查。据统计,约有40%的中风个案可透过定期健康检查(例如量血压和胆固醇)、治疗高血压以及改善整体健康来预防再度中风。
■ 减少盐分摄取,可降血压
饮食中的钠摄取过多,常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钠是盐的主要成分(约占40%),减少盐的摄取,不论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压患者,都能降血压。高血压患者 每日盐分摄取若能降低至6公克(约2400 毫克)以内,则血压平均可下降2~8mmHg,相当于每日服用1颗长效型抗高血压药物之成效。
高危险群 3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
血糖愈高,中风机率愈大!高血糖者发生中风的机率为一般人的2.9倍,可见血糖高低,对脑血管流量有密切影响。
林子淦医师表示,血管在高血糖的状态下,久了易不通畅,且血管中的糖分侵蚀血管壁,会让血管容易破裂。另外,血糖如果忽高忽低,就像水管内的水流量忽大忽小,也易对水管造成伤害。
郑圣于医师提醒,很多糖尿病病人最后肾衰竭洗肾,而最终致命原因是脑中风。这是因为长期洗肾,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的质量及凝血因子脆弱所致, 可见这些因素环环相扣。因此除了定期量血压,脑神经内科或是外科医师,也会严格要求病患要定期测血糖,不要让血糖指数增高。